记者从12月27日召开的长宁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获悉,长宁区税务局计划推出“税收服务民营经济五项实招”,其中有一项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举措——探索“银税互动”计划,在纳税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加强税银联动,鼓励和推动银行依托纳税信用创新信贷产品,为民营企业融资寻求解决方案。
融资难是民营企业长久以来的发展痛点。当天发布的《长宁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还提出了一组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举措,内容包括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入民营企业,支持民营企业扩大直接融资,加大融资担保力度等。
“资本寒冬”,融资难加剧
上海西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谭黎敏说,前段时间出现一些针对民营企业的不当言论,加上二级市场大幅下跌所带来的“资本寒冬”论,使得很多民营企业与投资机构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这期间,民企融资难问题明显加剧,“投入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明显减少,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在银行资金的获取上不断创造新高。”
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一扫大家心头阴霾。“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舞台”等表述,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
仅仅两天之后,上海发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27条”,也就是《关于全面提升民营经济活力 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12月5日,上海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召开,明确表示要“让更多民营企业家听到市委、市政府发展民营经济的信号”。
定心丸的效应可谓立竿见影,长宁区工商联副主席、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煜透露,“原先春秋只是国开行和建行的总行重点客户,总书记讲话后,工行、中行等国有银行也纷纷主动联系春秋,将我们列为总行级客户。”
解决融资难是第一诉求
外部信号如此积极,民营企业家终于可以“安心谋发展”,在谈及如何应对当下经济周期、谋划未来长远发展时,“解决融资难问题”是多数民营企业家的第一诉求。
上海申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瑛珺谈到,融资难困局下,部分民企尤其是传统型民企仍然“举步维艰”。她分析,国企和民企虽享有同样的融资政策,但实际操作中民企面临的审核标准更为严苛,比如他们通常会被要求获得国资背景企业提供的第三方增信;有些时候,在各大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资金富足时,仍会出现民营企业贷不到款的现象,这是长期形成的企业性质偏见所致,一般金融机构出于风控考虑,对民企的贷款较难落实。
泰笛(上海)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宗场认为,创新创业企业所能获得的金融机构支持也是不够的,“创新创业企业与传统企业的盈利模式差异较大,往往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亏损状态,业绩波动较大,在尚未盈利的前提下需要大量融资支持,通过银行贷款渠道融资较为困难,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于一级市场的融资。”
企业家们就融资难问题给出不少建议,姚宗场提出“分层而治,精细化支持”的设想,对处在不同发展期、展现出不同资信水平的企业,给予“优先支持”、“积极支持”、“支持”等不同级别的融资政策。其中要害在于为创新创业企业确立一套不同于传统标准的资信评价体系。长宁区工商联主席、上海弘基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杰建议深入开展产融合作,提高银企对接效率,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积极推动出台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进一步发挥好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税收服务实招之解决融资难诉求
根据长宁区税务局数据,长宁辖区共有民营企业约1.9万户,约占区域企业数量的2/3;2017年民营企业税收115.4亿,约占区域税收总量的1/4;每年新办民营企业约2400户,约占全区当年新办企业户数的80%。
接下来,长宁区将推出“税收服务民营经济五项实招”,内容涉及政策宣传、企业办事、诉求解决、风险提醒、调查研究等方面。在诉求解决这块,第一个就是要探索“银税互动”计划,在纳税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加强税银联动,鼓励和推动银行依托纳税信用创新信贷产品,为民营企业融资寻求解决方案。
在风险提醒这块,长宁区税务局将以税收风险管理、发票管理等大数据分析为基础,逐步探索建立民营企业涉税风险推送提醒服务机制,帮助企业结合自身行业经营特点,参考税务风险指标和企业自身内部风险控制体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纠正,合理控制税务风险,防范税务违法行为。
大会发布的《长宁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还提出了一组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举措,具体包括:
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入民营企业,重点是加强政银企合作,鼓励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并扩大应用符合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信贷专项产品;方便符合条件且有实际需求的民营企业开立FT账户;支持股权投资基金落户长宁,促进其与区内民营企业对接和合作。
二是支持民营企业扩大直接融资,重点是对在新三板挂牌的民营企业,给予一次性50万元的资助;对在境内外成功上市的民营企业最高给予300万元成本补贴。
三是加大融资担保力度,重点是在发挥市区共同出资设立的政策性担保平台作用的基础上,设立区专项资金,为通过平台融资担保且符合区产业发展导向的区民营企业,提供担保费补贴。
作者:钱蓓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