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撰文/本报记者 谢震霖
一片斜阳,照得水面乱流明灭,大小船子桅杆像梳子的齿,密密地排列在岸线。夏月,记者深入黄昏下的光福镇,寻访渔港村的一张船帆,它是太湖流域行将消失的水上古建——“七桅船”。因船上竖桅杆七根,挂篷帆七扇,当地又俗称它为“七扇子”。
现下,太湖三桅五桅还可常见,但濒危的七桅船已寥寥可数。除三艘常年泊步叶山岛、石公山和鼋头渚充当雕塑供人“瞻观”;惟渔港村这艘古董级七桅船依旧“身板硬朗”,可也历经“凄风苦雨”,窘厄难料。有识之士疾呼:如不重视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太湖特有的象征七桅船,迟早会“逝将去汝”。
翌晨,记者附舟后,七桅船的第三代船主蒋富宝,麻利地完成解缆、拔锚、启动、扬楫、升帆等动作,操舵这艘已有140年高龄的古船驶向湖心。他说太湖历史上七桅船最多时多达上百条,场面之大可以想象。如今七桅船却成了太湖“孤舟独桨”。他披露曾有人想高价收藏,被其拒绝,不是价钱原因,而是自幼与船结下的感情难以割舍。
以船为家,以楫为马。过去太湖渔民的生活“不可一日无此君”。近年来,因太湖水产资源的变化,七桅船退出捕捞入列“荣休”。许多船桅都无力以昂贵的木材修缮和重建;有的被迫拆除,有的改成水泥船,纷纷安上了轮机驱动。
另有艄公介绍:幸存的七桅船为全木“躯壳”,主要构件已逾百多年,且保持原有的船体工艺。甲板由柏木拼成,以油灰麻线捻缝,衔接处凿有水沟,当浪涌至船上,积水即可疏排,舱内滴水不漏。从前七桅船无橹无桨,全凭风力呈“之”字形前行。因篷多,受力均匀,遇6级顺风,时速可达20公里。航行时风小即扯满篷,风大则落半篷。
承有历史纵深、载有文化渊源。据传,七桅船是由岳家军抗金的战船演变而来,所以带有明显的古战船痕迹,如舱堂宽,船帮高,交战时可弯腰行走;船尾筑有高台,代盾挡箭。旧时太湖上捕鱼还以“对船”或四船作业,渔民称“对船”为“舍”,称四船为“带”,可见古代水师建制袭传至今。当地渔民普遍崇信岳飞,甚至自鸣岳家军的后裔,亦不为奇。
像其他古建筑开设会馆、酒店一样,“水上古建”也做不到“摆袖却金”,迫于生计有“钱”必应:七桅船曾参与过三十部影视剧的拍摄,有偿为摄影创作活动下湖摆造型,还经常应市提供水上婚庆服务等。倘若有人以为这些“副业”有辱祖遗之嫌,那绝非岳王后嗣所情愿。无外乎屈身于市场环境的权道而已。
“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太湖各种木桅船多达七百余艘。”光福镇渔港村委主任薛法生对记者说,以前这艘七桅船是沉在湖底的,2005年打捞后村里花了45万进行了修复及管理。但仅靠村里的财力不足于应对七桅船的长期保护,现在,“七桅船”准备申报苏州市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争取上级部门从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姑苏园林甲天下,太湖桅船冠四方。一地聚两宝的苏州,素以古建保护见长,不妨将丰富经验移至“水上古建”的保护。纵使不能再现“百舸争流、千帆竞逐”的盛景,至少要对铁船、水泥船的数量有所限制,维持一定木桅舟楫的规模——这是太湖永恒的文化象征。
因为“太湖帆影”已深入人心。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