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叶“绿” ——青浦练塘环保编结生意经
■摄影撰文/本报记者 谢震霖
又到了茭白采摘旺季。茭白爽口好吃,但叶壳的处理却让人颇费心思。
茭白学名叫“菰”,属浅水多年生草本植物,江南地区一年三熟,嫩茎俗称“茭白”。一棵长达2米左右的茭白,食用部分嫩茎仅15至20厘米,其余都是叶壳。有着数万亩低洼田的青浦练塘,地处太湖流域盆底,为浦江上游受保护的水源地域,水质优良,是久负盛名的茭白生产基地,年种植面积逾1.5万亩。过去一到采摘旺季,数以吨计的茭白叶壳,有的被丢入河中,有的被焚烧,随意堆放导致木质化后更无法降解。
日前,记者“走基层”到访青浦,发现惟一一家循环经济试验点——上海绿色工艺编织有限公司以茭白叶作为帘子、坐垫、动物、玩具等编结原料;这项绿色产业链,如今可消解利用当地农作废弃物达1800余吨,带动了3000余户、有4100余名富余劳动力参与茭白叶编结,使农民年增收入达1000万元。不仅彻底解决了环保难题,还为农民提供致富的途径,演绎了“茭白壳比茭白肉贵”的生意经,堪为新农村建设中其他小微企业吸取和借鉴。
——采访手记
镜头一 茭农“一菰两吃”
吴小妹是练塘普通的农户,子女都在外谋生,她和丈夫照管田里的活,其中有3亩茭白田。每逢收割,她把茭白肉卖了,回头将茭叶晒干留着编结。编结产业链中,吴小妹的“代工”是第一道活。“我一天编80个左右草圈,每个卖一元钱不等,厂里有专人上门收购。”在充满清香的农舍中,吴小妹把打湿的茭叶固定到木桩,迅疾搓成一股茭叶“辫子”,再按尺寸盘成一个个“发髻”状的草圈。据此掐算,利用闲暇所编茭叶,她每月可为家庭多增二三千元收入。
吴小妹人勤手快,自家的茭叶往往“吃不饱”,于是采购别地方的原料“扩大生产”。在练塘,像她这样在家进行粗加工的农户超过3000多。
“一菰两吃”,茭农何乐不为?
镜头二 茭叶“枯木发荣”
茭叶经过挑选、修剪、熏蒸等10多道工序处理,被集中到编结的“总装”车间。几十名农家妇女头也不抬地在流水线上忙碌,满是皱茧的手,有的在“缀玉联珠”,有的在“错彩镂金”,重复着并不复杂的劳作,落在旁观者眼里,未免有些枯燥乏味。但练塘的编结主体是农村妇女,她们不缺手工技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缺的是科技文化知识。记者在挂有“茭白叶编结培训基地”牌子的车间里,获悉厂里先后组织过40多期培训班,曾对2000多人进行辅导,通过提高员工素质来提升编结品的档次,提高员工文化水平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
心手相应的钱彩珍是厂里编结骨干,只要看一眼来样设计稿,由她取材、搭配、编制,就可将平面的图纸变成精湛的工艺品。她的工种主要为某款产品打样定型,然后发放到流水线进行“量产”。
原本萎蔫的茭白叶,通过一定的工艺流程,在农妇灵巧的手中“枯木发荣。”
镜头三 茭商“去精取粗”
茭叶编结由起初分散型走向现在的产业化,离不开练塘镇政府的引导以及企业家实施。领军这项产业链的是民营企业家钱红弟。他放弃外企高管岗位,在家乡潜心打造上海绿色工艺编织有限公司,把废弃的茭叶开发出高附加值的工艺品,成批出口海外。别人“去瓤吐皮”,钱红弟偏偏“去精取粗”。在他的经营下,编结花样品种从开始的两三个发展到目前2000多种。由于不断改进保鲜技术,茭叶编织品不但气味清香,色泽也与刚割下相差无几,很是神奇。
“练塘编结在高峰时一年曾创下4000多万元的产值,近来有回落,仍可达到2000多万人民币,”编结产品虽具有稳定的消费群,但从市场多元角度讲,未来产品升级与技术创新引起记者的关切。钱红弟自信地说:“除了已有编结产品外,我们还探索成功用茭白叶制造隔热建材的新工艺。”
对于“治污”、“致富”两手都硬的他来说,本可以申请绿色企业应享有的减免政策,低调的钱红弟却表示了婉辞。
此刻,田间茭浪翻滚,车间茭香飘逸。青浦练塘“绿”意正浓。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