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或许是许多人心中关于TVB的第一印象。1980年开播时,被邵逸夫当做王牌。主演赵雅芝和周润发,前者1973年参加TVB举办的第一届香港小姐评选获第四名,跻身最早一批“无线四大花旦”,后者1974年从TVB艺员训练班毕业,连续主演多部长篇剧集。
在1990年代,成功定义了流行音乐和时尚的“四大天王”,是邵逸夫的又一次成功策划。1980年代,TVB开播“劲歌金曲”栏目,邵逸夫力捧黎明、郭富城、张学友、刘德华成为四大天王。刘德华同时和苗侨伟、汤镇业、黄日华、梁朝伟并称“无线五虎将”,代表了港剧的黄金年代。
从“花瓶”到“影后”画出了张曼玉在TVB的成长轨迹。1983年,18岁的张曼玉签约TVB。20多年跌宕起伏,张曼玉已拿过1次戛纳影后,5夺金像影后。《花样年华》中和她搭档的梁朝伟,1次戛纳影帝、3次金马奖影帝。看上去和邵氏“通俗”品相最远的王家卫,其实也在TVB上过导演培训课,还担任过制作助理。
百度地图密布逸夫楼的页面截图,本周成了接力转发的热点。
昨天,一代宗师邵逸夫在香港出殡。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在香港寓所中辞世,终年107岁。这一年,距离他离开出生地上海,已经过去了87年。
在这87年里,他有57年在香港度过,一手构建了邵氏帝国,疆域横跨电影电视,登上娱乐圈的最巅峰。所以,翻开邵逸夫的生平,人们见到的多是他在香港取得的辉煌。
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87年里,他始终是一个在异乡漂泊的游子,始终在内心恪守着江浙一带传统商人的价值观:以义言商,光耀门楣,泽被乡里。他一辈子乡音不改,TVB的女星,会说上海话的都得到他的欢心。全国各地的三万多座逸夫楼,更是将他对上海和内地的感情清清楚楚印在了大地上。毫无疑问,邵逸夫是个成功的商人。造就这种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精明,勤奋,规矩,远见……但就像电影学者石川所说:在他所有的成功里,都牢固地盘旋着传统的中华文化根基。
他的一生,是一首唱不尽的“游子吟”。
“我生产电影,核心观众就是中国人。”这是邵逸夫一生遵守的制片宗旨
大哥邵醉翁于1925年在上海创立的天一影业公司,是邵逸夫电影生涯的起点。邵醉翁为天一确立了“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的制片宗旨,这成为邵逸夫一生遵守的信条。1964年,邵逸夫接受邵氏自办刊物《南国电影》采访时就这样说:“我生产电影,就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和愿望。核心观众就是中国人。这些观众都喜欢看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爱情故事……他们怀念祖国大陆,也怀念自己的文化传统。”
这段话,为解读邵氏帝国提供了一块绝好的敲门砖。“影评人批评他的电影守旧,但他恰恰用这样的守旧,慰藉了海外游子对乡土的思念和想象。”石川这样评价。
上世纪50年代,邵逸夫离开打拼了30年的南洋只身赴港,第一件事就是在清水湾买下了65万平方尺的地皮,耗时7年建成了邵氏影城,为香港后来的电影工业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影城里,他建造了中式街道和极具中国田园意韵的乡村永久外景。而邵氏影城的第一炮,就是邵逸夫亲自从几十部剧本中挑出来的描写貂蝉故事的《江山美人》。该片公映后,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邵氏公司因此一举站稳脚跟。之后,邵逸夫又砸下重金,先后拍摄了《杨贵妃》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片的狂潮。坊间流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上映时,有位老太太居然连看了100多场。
1967年,由张彻执导的邵氏新片《独臂刀》公映,刷新了香港影史的票房纪录,将“邵氏兄弟”和香港电影带入了新武侠时代。在那之后,邵氏出品了《刺马》、《大醉侠》、《马永贞》、《流星蝴蝶剑》等一系列经典武侠电影,捧红了狄龙、姜大卫、刘家辉等一批武侠硬派小生。
这并不是邵氏武侠全部意义的所在。
对于邵氏武侠片在全世界华人圈产生的巨大影响,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东亚与太平洋中心研究室主任、博士傅葆石这样评价:“由于只能在欧美世界处于边缘地位,邵氏兄弟公司成功地在香港发展成为华人电影工业的中心,在1960年代后为全球各地的华人生产和放映电影。国语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保证了远离祖国大陆的海外各地中国人能够形成自己的社团群体。邵氏兄弟公司在他们的电影中构建的文化中国,勾起了全球华裔观众的怀乡情结和民族情怀。他们所有的怀乡情结和离异感都化作创作的源泉,通过创作电影来表达海外华人眼中的中国文化。”对此石川深表认同,他表示,所有邵氏武侠片都是以男性为绝对主角,其浓墨重彩的兄弟情谊和江湖义气,是对忠、义、礼、信的书写和放大。正是这样一套与现代契约社会“利”字当头相抗衡的传统中国价值观,维系了当时海外华人社会基本的人伦道德与人际关系;而海外华人对邵氏武侠片的追捧,也使得这套价值观得以传播和强化。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