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人左右的班级,学生人均占地面积达3平方米;教室布置别具一格,学生活动区、作业区、作品展示区、教师办公区一应俱全;同一堂课、同一时间段,学生组成小组或自学、或讨论,呈现“立体”的课堂模式……在虹口区幸福四平实验小学,如此“精致”的小班化教学已经坚持了17年之久。
如今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拥抱”小班化教育。数据显示,上海市小班化教育自1997年开始,首先在12所小学试点开展,如今已扩展至588所中小学(班级人数在35人以下的学校),其中包括278所小学、268所初中和4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班化教学改变的不仅仅是班额大小,而是逐步改变着教育本身——让教育变得更精致。精耕细作,让学生更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成为个性化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小班”让教室像家一样温馨
上世纪末,上海在全国率先进行小班化教育探索,参与研究和推广的学校数在增加,上海的小班化研究方兴未艾,并一直在全国保持领先。
虹口区幸福四平实验小学就是最早试点的学校之一,老校长俞吉祥去年刚退休,在小班化教学的路上一直坚持了17年。“我们学校目前有18个班级,平均每班控制在24人左右,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周边百姓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在俞校长眼中,小班化教学带来最直观的改变就是教学空间和环境。“以前的大班,四五十名学生一个班级,学生人均占地面积不足1平方米。而现在我们的教室,人均占地面积达到3平方米。”俞校长告诉记者,空间“富余”了,教室布置也更别具一格,像家一样温馨。在该校,教室不仅设置了不同的功能区,而且让“每堵墙每扇窗都会说话”,班主任甚至把办公室也搬进了教室,老师和孩子有了更多接触时间,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发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优先发言卡”让沉默女孩变自信
不过,“小班”带来的物理空间变化并不会自动带来精神空间变化。
“面对小班带来的课堂组织形式的变化,我们必须应对。”市西小学的应对就从提高“小组学习”的效能开始。郑嫣老师班里有个腼腆内向的女生小杨,课上几乎看不见她的小手,这类孩子在大班教学中是很容易被忽视的。郑老师观察发现,事实上,小杨上课十分认真,课堂练习也基本正确,在小组学习中,小杨的表达机会往往被那些心急的同学霸占。她缺少的是鼓励和表现的机会。
为此,郑老师不仅安排了班里的“唠嗑王”做小杨的同桌,还发给她一张“优先发言卡”,持有这张卡的同学在小组中有优先发言权。渐渐地,小杨的声音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响了。上学期末,她主动参加了“小队长”竞选,她的这份自信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大家一致投票通过,小杨成功当选。
校长蔡骏表示,小杨的故事让老师们看到“优先发言卡”规则的神奇力量,这种适度的“护”和适当的“推”,鼓励学生表达己见,机会的获得和经历的累积,让学业效能的提升水到渠成。
“小班教育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而是提高教与学素质的一种途径。这种在‘小班’配置条件下的新教育模式,其核心是提高学生受教育的充分程度。”在蔡骏看来,小班化教学要求在硬件、软件上都有相应配套,以达到适应学生差异、均衡发展个性的教学目的,使每个学生都有均等参与教学的机会。
“精耕细作”打造立体课堂模式
在小班化教学的试点中,要求教师必须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情况,传统的“粗放经营”被“精耕细作”取代,也使原本单一简单的班级授课制变得更复杂。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变,是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
“从大锅饭到开小灶,小班化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俞校长坦言,在该校的课堂上,你可以看到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根据学生需求可进行教学分层,有学生或自学、或分组讨论、或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通过不同的学习手段,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打造“立体”课堂模式。
校长们普遍感到,“小班化”带来的对个体受教育充分程度的关注,体现了教育上的人文关怀。单纯学生数的削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在于实现以人为本,为传统班级授课制注入了新的活力。文汇报记者 钱钰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