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一架约4米长的白色无人机弹射飞上夜空,它长时间锁定目标区域,紧紧盯住地上的一座座大烟囱。日前,环保部在华北地区开展无人机执法检查,严控企业节假日、夜间的偷排行为。
监测面积超1000平方公里
记者获悉,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保部近日进行了无人机执法检查行动。根据卫星高分影像和日常督查情况,本次行动确定检查河北的石家庄市、保定市,山西的运城市,内蒙古的乌海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出动中型、小型无人机共11架次,总飞行时间约20小时,总航程超过2000公里,覆盖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本次行动检查企业254家。经初步判定,发现疑似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64家,主要问题有烟尘超标排放、烟粉尘无组织排放严重、脱硫设施及废水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等。另外,还发现部分隐藏在山区的土小作坊。其中,问题较严重的企业有:河北钢铁集团敬业钢铁有限公司、山西华泽铝电有限公司、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等。
据了解,本次无人机执法检查具备以下特点:首次对区域内三省区六市开展“区域性航拍执法”;针对不同区域和企业选用中型机、小型机、旋翼机等多种机型,做到“全方位航拍执法”;运用远红外夜拍等模式,做到“全天候航拍执法”。本次执法获得了航管部门的批准和支持,无人机执法检查已具备常态化飞行的条件。
首次配热红外相机夜间执法
本次行动中,我国第一次利用无人机搭载热红外相机对污染企业进行高空监测。热红外技术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电磁波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热图像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热红外成像技术可以清楚反映夜晚环保设施开启情况及排放情况,为夜间和不利气象条件下特别是雾霾天的执法检查创造了条件。
以前,相关部门已在一些地方用卫星遥感等进行环境监察执法,那么,卫星遥感和无人机遥感侧重点有何不同?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冯银厂教授昨天告诉记者,一般而言,卫星遥感的监测范围更大,而无人机的优势在于精度和针对性:“无人机航拍获取的影像资料分辨率最高可达0.04米,从1000米高空就能拍摄到地面的一个火柴盒,通过分析可判别企业类型、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行的基本情况。”
“开关厂”“黑白厂”无处藏身
冯银厂向记者介绍了传统环境监测的主要形式,包括环保部门的突击检查、监测站的例行监测以及大污染源的在线监测系统。“目前来看,环保部门的监查员经验丰富,对哪儿有污染非常敏感。而针对国控源、省控源的在线监管仪器正常运行也十分奏效。”但他同时认为,现在我国在污染源监管方面能力、水平和手段还不足,无人机这种尖端技术的应用恰逢其时,“一些藏匿在山中的小污染源,跟大企业相比它的除污设施水平比较低,因此实际上对环境影响非常大,使用无人机便可以解决传统监测发现不了或者发现了到达不了的难题。”他说。
“无人机不受空间条件的制约,可以全天候、实时化监测,即使在节假日或是夜间也是如此。因此,它可以让取证不再困难。”冯银厂介绍,过去偷排企业为应付检查化身为“开关厂”、“黑白厂”,“你查我停,你歇我排”。而无人机航拍等新技术能让证据“留下来”,有利于完善证据链条,提高了环保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文汇报记者 赵征南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