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是文明时代的一次野蛮暴行,不仅是中国人的惨痛记忆,更是全人类的耻辱。”今天下午,正在苏州举行的江苏书展邀请中国日本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历史系王新生教授,南京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所所长张宪文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教授共议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专家建议,有正义感的日本人应该和中国人民一起努力,帮助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如此有助于牢记历史、避免战争。
讲座一开始,张宪文向读者讲述了其主编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背后的故事。这是一本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历史文献资料汇总,全集78卷、共4000万字,由100多位学者于十多年间先后前往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法国、西班牙八国以及中国大陆、台湾等地搜集。目前相关史料已经搜集了80%。“一个人的话有可能编造,那么4000万字的档案,尤其是包括冈村宁次在内的日本军方大将、中将等高级将领的日记,绝对是铁证。”张宪文说。
张宪文认为,日本有一种说法,南京大屠杀发生前南京才20万人,怎么会有30万人死亡?但已有史料证明,屠杀前南京的人口超过50万,再加上军队和外地的难民,至少有60万至70万人口。“30万人遇难”是经过合法的东京审判和南京审判认定的,任何人都无法推翻。
今年3月,我国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秘书处提交了《南京大屠杀档案》的提名表。张宪文表示,如果一切顺利,提名将在明年获得通过。“这些档案是正义可靠的。一旦申报成功,便代表对历史的肯定,是对日本右翼的反击。”
张连红将如今南京大屠杀史实之争看作关于暴行和耻辱的记忆与遗忘的斗争。“从南京大屠杀来看,不能否定当今文明社会有可能再次发生这种在人类历史上都无法接受的暴行。申遗是为以史为鉴,阻止暴行再次发生。对正直的日本人士来说,最有价值的做法是和中国一起申遗。”张连红说。
王新生对中日之间的焦点问题及中日关系发表看法。对于日本日前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做法,王新生表示此次修改未经国会批准,凭首相意志直接改变国家发展方向,更大的隐忧在于“日本能够以‘关系密切’的国家遭受攻击为名义主动参与军事行动”。
不过,王新生也表示,作为相互依赖度比较大的两个国家,中日还是应该加强交流。在全球化时代,日本应做一个深刻的历史反省,获得亚洲二战受害国人民更多的谅解,方能实现互惠的合作。
文汇报记者 赵征南(本报苏州7月3日专电)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