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蓉昆(右一)和尼泊尔孩子们的合影。(资料照片)
算起来,刘蓉昆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已有6年。这6年里,他不断变换着自己的“坐标”,行踪飘忽不定。但刘蓉昆明白,自己进入的是心爱的环保领域,走到现在,每一步都不容易。从本科时在旅行社做生态旅游实习,到前往美国念环境政策,再到4人团队的西藏公益组织……如今,他暂驻尼泊尔,在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担任科西河项目的技术顾问。
“外在的放下和内在的进取其实相辅相成。”他说,你不能总是幻想“假如在别处”。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首先得脚踏实地。
去西藏,感到了个人的渺小
当国内的“80后”、“90后”为买房愁眉苦脸时,刘蓉昆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郊区租了间房,抬头能看到窗外的群山和晚霞。因为当地有供电限制,他一般晚上10点上床,早上6点多起床。周末,一天去逛寺庙,一天在家看书。
2006年对刘蓉昆而言是个转折点。因为转系失败,那年暑假他约了一个同学去梅里雪山散心,一不留神就从云南香格里拉一路坐车到了拉萨。“在青藏高原的大山间,我感到了个人的渺小。”刘蓉昆说,从前也喜欢大自然、喜欢徒步,但没有那种自己的精神和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感觉。
从西藏回来后,刘蓉昆开始对环保领域产生了兴趣。“我发现那些登山者遗留的垃圾,每年有好几吨。”2006年年底,他看到一个旅行社正在做生态旅游,就毛遂自荐去实习。直至2008年毕业,他决定去美国继续环境政策专业方向的学习。
“老实说,本来有在美国找工作的想法,但最后找到的工作和我理想中‘接地气’的环保没关系,而且是办公室工作。我实在不感兴趣,就回国了。”2010年下半年,从美国回来的刘蓉昆还在云南省环保厅实习,年底,他就出现在了西藏定日县白坝村。
“当时也有想过要在环保厅留下来,但听说潘得巴协会正在招志愿者教英语,挺心动的,就和对方联系上了。”刘蓉昆说。
潘得巴的藏语原意是“为民谋福利的人”。这个项目于1994年在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实施,并于2002年延伸到西藏四江流域,通过对村民进行环境保护、初级卫生保健和家庭创收技能的教育,让村庄寻找可承受的发展模式以应对环境、健康与经济方面的挑战。
在路上,不断追求可控目标
刘蓉昆先是在白坝村当了3个月的英语老师,随后进入潘得巴协会做项目经理,负责撰写项目建议书和筹资、项目实施和管理,以及对外宣传。
刘蓉昆描述自己在西藏的生活:供电是半天有、半天没;吃的只有土豆花菜;定日县平均海拔4300米,冬天晚上会冷到零下20℃;而且公益组织的收入并不高。“但工作起来心情愉悦。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心态附着于外在物质上呢?”冬天因为太冷,只能趁白天在大太阳底下露天讲英语,学生们听得十分认真。
在潘得巴工作两年后,2012年10月,参加完一个关于气候变化的培训,刘蓉昆辞了职,用工作攒下的积蓄一个人旅行了8个月——从尼泊尔到不丹,一路西行,经过斯里兰卡、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直至来到埃及。
今年2月,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向他发出邀请,这个机遇让刘蓉昆重新回到工作轨道上。在山地中心,刘蓉昆参与的是科西河项目,刘蓉昆负责该项目下科西河流域西藏部分的淡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快速评估。
由于那个流域的西藏部分之前没有关于淡水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所有的调查都要从零开始。刘蓉昆现在的主要任务是阅读前人的科研资料,并进行外联工作。在他的努力下,科西河项目巩固了与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合作,研究当地跨境洪水、泥石流与冰湖溃决等问题,同时也已同中科院地理所签下合作协议,进行河流沉积物调研。
一路走来,刘蓉昆最强烈的感受还是“感恩”:“我不考虑过去的‘如果’,也不苛求未来的‘更好’,而是满足于当下的‘来之不易’。理想应该通过不断追求可控目标来实现。”
未来,刘蓉昆希望能够在热爱的环保领域继续工作、学习,只要能够不断感受到内在的成长与进步,他觉得就是一种快乐。
文汇报记者 黄纯一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