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围绕国家公务员能力测试(CSAT)的争议在印度全国持续成为热点,并几度导致国会停摆。虽然政府在压力之下对相关政策进行了修改,但抗议声仍此起彼伏。分析人士认为,这场“国考风波”不仅折射了印度公务员考试体系的弊端,也反映了印语言文化差异和政治斗争的现实。
被誉为世界上最难的“国考”——印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由印度联邦公务员委员会(UPSC)组织。每年一次,每次有数十万人报名,最终只录取300至600名左右,录取率约为千分之一。考试分初试、主试及面试三个阶段,内容包括时事、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动植物学、心理学等。被录取者按照成绩被分配到中央政府的行政、外交和警察部门工作。虽然考试极其严格,但相对公正,因而成为许多“寒门子弟”改变命运、进入国家精英行列的机会。
用英语选拨公务员加剧社会不公
2011年,UPSC宣布引入CSAT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初试部分,测试分为两场,每场总分200分。其中第二场主要考核学生的思维理解和交际能力,包括逻辑推理与分析、基本运算和英文阅读理解等。这项新的考试实施以来争议颇多,不少考生表示难以适应,尤其是在第二场考试中占22.5分的英文阅读理解让很多不谙英语的考生吃了苦头。今年印度大选期间,莫迪及人民党领导人曾公开表态,若赢得选举,将废除这一考试,但新政府执政以来迟迟未采取行动。随着8月24日的考试期临近,最近几周反对者要求检讨甚至废除这一考试的呼声高涨,印度议会多次因该议题引发现场激烈辩论并导致休会,部分考生联合举行示威游行,一时间成为舆论焦点。
在这场争论风暴中,英语是最大的议题。支持者认为,英语能力应是国家公务员必备技能,况且考试内容相当于10年级英语水平,并不过分。但批评者认为,测试英文的做法存在严重的“语言歧视”,不利于那些将印地语或其他地方语言作为母语的学生。英语虽是印度官方语言之一,但实际在印度很多地区如北方各邦的使用率并不高,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和部落地区。因此,CSAT成为很多立志报效国家的非英语考生的“拦路虎”。有数据显示,过去几年来非英语考生报考比例大幅下滑,录取比例则由2009年的25%跌落到了2013年的3%左右。于是有人指责用英语选拨公务员的做法“加剧了社会不公”。
印度平民党首席发言人尤金德拉·亚达夫称,围绕CSAT的争议不仅针对英语考试部分,更大的动因是民族意识日益强大的印度对英语在本国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不满。他认为,英语作为英国殖民时代遗产,至今仍是印精英阶层的象征,而大量说印地语及其他语言的人反被视为弱势群体。“那种认为国家的天才只能出自少数熟练使用英语的人的想法是荒谬的。”印度尼赫鲁大学语言学院教授狄伯杰告诉本报记者,此次国考风波巨大,与印度政治环境变化不无关系。“印人党上台使印度教民族主义情绪放大,许多人认为取消英语测试的机会来了。”事实上,莫迪总理本人就很少在公共场合说英语。
教育和社会议题扩大为政治斗争
在社会压力下,印度人力资源国务部长吉坦德拉·辛格8月4日表示,今年CSAT中的英语成绩将不计入总分,2011年的考生可在2015年获得第二次考试机会,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重新选择印地语作为考试语言。
然而,这一决定远未平息风波。不论是CSAT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感到不满意。考生萨赫勒·杰哈称,政府的举措只是“表面化”工程,并不能实现考生们的诉求。“问题不仅是语言能力的好坏,而是整个考试程序都是有利于城市考生和理科学生,农村学生很难通过CSAT进入政府工作。”另一名考生帕万则直言,“我们要的是废除整个CSAT而不仅是英语考试。”而前UPSC成员维杰·辛格则表示,政府废除英语成绩的做法是“彻底的退步”。
印度国会两院5日再次因CSAT问题陷入混乱和临时休会,包括国大党在内的几乎所有反对党要求成立跨党派委员会,认真讨论这一议题并由总理莫迪做出正式声明,此外他们还要求推迟今年的考试。社会党(SP)领导人阿格瓦尔表示,该党将继续抵制国会程序,直到“完全废除CSAT为止”。德拉维达进步联盟党(DMK)则要求在CSAT中使用“除印地语之外的其他少数民族语言”。
面对纷扰的议论,印度人民党立场谨慎,资深国会议员奈杜表示,公务员考试是一项极其敏感的事宜,关系到几十万考生的就业,“必须妥善解决。”他同时强调,政府的决定得到莫迪总理的支持,是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最佳方案”。另有消息称,今年的CSAT将如期举行,有关部门已经向学生发放考证。此间分析认为,CSAT议题已经从教育和社会议题扩大到政治斗争,莫迪政府取消英语考试的做法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公务员选拔制度存在的问题,CSAT未来命运如何仍有悬念。
文汇报驻新德里记者 牛震
(本报新德里8月6日专电)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