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三岛终于要启动新一轮总体规划了。记者面前的一张图,整个崇明岛90%以上用地都是按照绿色空间保护,控制得很严,未来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岛?
今年7月,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中心的规划师们进驻崇明镇村和滩涂湿地考察后,对新一轮规划有了一些思考。
能否借鉴国外发展模式
崇明能否成为世界第五大生态经济岛?可以参考国外生态岛的发展经验,如加拿大的温哥华岛发展IT和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而爱德华王子岛则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充分利用风能和潮汐资源。
近二三十年来,大批崇明人外出打工,其中最典型的职业就是开出租车。如今这些人好多已经举家迁出崇明,落户上海市区,他们的孩子也在市区上学、就业,由此造成崇明本地人口流失较多,守望着农田的大多是一些50岁以上老年人,农村劳动力明显不足。
吸引青壮年回归,进而吸引科技和管理专业人才来崇明创业,已成为发展经济、体现崇明活力的重要议题。专家认为,借鉴世界上其他生态岛案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生态经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
“一村一品”突出特色品牌
崇明物产丰富,有大闸蟹、散养鸡、白山羊、金瓜、花椰菜、粳稻谷、水仙花、芦笋等土特产品,但生产经营方式大多属于“小作坊”,造成产品在上海市场上的占有率有限,市区大多菜场很少见到崇明的招牌产品。
农业难上规模,也与村庄布局有关。居民宅基地沿河沿路成团散布,造成农业空间被分割成“碎片”,大型农业机械难以施展身手。设计中心的高级工程师黄轶伦、郭鉴说,“我们的规划建议就是将土地归并集中起来,村镇进行规模化发展,实施土地流转,之后成立农业合作社经营,更适合科技化、规模化生产,农民则靠土地入股享受租金或分红的基本保障。”
农业上了规模,还要突出特色化。规划专家提出走“一村一品”之路,就是每个村突出生产一种特色产品,打响一个品牌,并在每个村建立自己的产品研发中心。
“农家乐”能否上台阶
崇明前卫村,因率先发展农家乐成为一块招牌,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困惑。调查发现,许多农家乐环境脏、乱、差,饭店污水横流,没有好的排污设施,且此类现象在崇明其他地方的农家乐中也存在。
在新一轮规划中,崇明的农家乐能否上一个台阶?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中心总经理、教授级高工王嘉漉说:“规划必须超前介入,既保障市政设施配套,也应该结合村镇定位布局。如光明瑞华果园科技农业园区,综合安排观光、休闲、旅游、会议、养老等多种功能,建立一种立体循环式仿野生养殖环境,农田不使用农药,而是投放小龙虾、螺蛳、小鱼和甲鱼等,形成良性的共生生物链,同时,整个环境、产品和过程可以成为充满吸引力的观光体验资源。”
专家建议,以后可在陈家镇、东滩湿地、明珠湖、北湖、竖新镇、港沿镇、绿华镇等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观光农业。
文汇报记者 陈桂兰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