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陆家嘴高楼夜晚点亮“教师节”问候。
一张老师对孩子“河东狮吼”的“丑照”被家长偷拍后,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引起热议,“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放心把孩子交给他们”。之后,这位“80后”老师不断被幼儿园领导、其他老师问起为什么训斥孩子。她不断地解释,解释着解释着,开始焦虑、失眠……终于她顶不住了,不得不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作为教师节的一份特殊礼物,今天,上海市首个教师心理健康服务发展中心挂牌成立,一支约30人的专家咨询团,开通24小时热线与网站,关爱教师的心理健康,老师出现心理问题无需再寻求社会力量。
老师:家长断章取义
“我们幼儿园有些孩子的妈妈是全职太太,把全部心思和时间都花在小孩身上。她们送孩子到幼儿园以后,也不回家,就隔着栏杆‘猫’在幼儿园外,一直拿着手机。不久前,一个妈妈竟然把我的‘丑态’‘咔嚓’一下拍下来,传到微信朋友圈。照片上是我对着孩子生气批评的样子,配上‘这样的老师如何让我们放心把孩子交给他们?中国教育……’这样的文字。其他家长看到了这张图,也觉得气愤,纷纷点赞或附和。我知道后气得想吐血。”
日前,就职于本市一所幼儿园的陈老师向心理咨询师讲述了她亲身经历的事情。“你知道吗,这是断章取义,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
“当时,有一个孩子在操场上从滑滑梯旁的楼梯上跳到地上去,这楼梯有好几格并不矮,我看到这样的情形,怕孩子摔坏了,觉得应该让孩子明白这不是应该做的事,所以我就对着孩子警告了几句,却被这个家长拍成了‘河东狮吼’,歪曲了事实。”
这张没有前因后果的简单图片被放在朋友圈里,就如一颗“炸弹”,给陈老师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烦恼和压力。幼儿园园长、其他老师纷纷问她什么原因,她不断地做解释。之后,她变得言行谨慎,有家长在的场合就开始感觉不自在,在操场上甚至觉得摄像头无处不在……终于,她顶不住了,无法正常教学,不得不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新媒体让老师变透明
新媒体时代,微信等一些社交软件,让不少老师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老师觉得一天24小时都在上班,有些家长有事没事总喜欢在群里问老师,长时间的压力使得老师神经紧绷。
一所小学的数学老师,某一天给孩子特意布置了比较多的作业,想给孩子一个考验,没想到,这天最终考验了老师。先是一位家长在微信群里说:“怎么今天那么多作业啊?”然后其他家长纷纷附和:“看来,要深夜才能睡了,负担太重了。”接着又有家长说:“现在老师怎么老是拖堂呢?”其他家长接着说“有时候还占用副课呢!”……第二天,数学老师被迫向班主任作了解释,班主任又向家长作了关于占课等问题的误会的解释。班主任直言:“家长群的讨论,简直让我喘不过气来!”
虹口区三中心小学校长盛裴说,现在处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期,老师要把之前在师范学校里学的传统教育方法,和现代新教育环境、媒体环境相融合才行。
华东师大心理咨询师陈默认为,新媒体给老师带来压力,的确是个新问题,老师变得更透明,甚至要承受24小时的监控。其实,家长对老师和学校最好的监督方式是家长委员会,家委会把比较共性的问题反映给老师,老师和家长们也能坐下来探讨到底怎么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这样才能建立一种信任的良性关系。
不过,上海市心理协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赵国良也提出,家长和社会应该改变对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印象,老师也有自己的家庭,要同时担任老师和家长两个角色,非常辛苦。学校可以增加老师的体检次数,让他们体验到工作的幸福感。
来源:新闻晨报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