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前主席肯尼柯特(Mahlon C.KennicuttⅡ)来说,卸任主席职务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发起了向全球研究南极和南大洋的学者征集科研问题的“扫描地平线”行动,这也是首个全球极地科学家共同探讨未来研究方向的行动。
昨天,在由上海市科协主办的专题科普大讲坛上,肯尼柯特公布了“扫描地平线”行动的最新进展——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已从全球科学家提交的1000多个问题中归纳出7大领域80个问题,作为南极未来20年的重点研究方向。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表示,中国有能力回答其中7-8个问题。
看看各国科学家都关心什么
南极和南极科学有着极强的特殊性,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这块纯净大陆出现的变化引人关注,极地科学热也骤然升温。肯尼柯特相信,与其预言南极20年后会变得怎么样,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去让未来发生。
这些从全球各地征集上来的问题,有些很模糊,比如科研机构如何适应社会和生态动态;有些很具体,比如南极微生物中是否存在一种酶可以在低温中发酵等。肯尼柯特表示,这可以看出各国科学家都在关心哪些问题,并给其他科学家以启发。
“我们并不是直接告诉人们需要做什么,而仅仅告诉他们南极科学的未来方向在哪里,这些问题有助于把南极研究带入更深入的层面。”肯尼柯特说。
今年4月在新西兰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75位专家学者从1000多个问题中选出7大领域80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7个领域分别是南极大气和地球的联系、海冰是如何变化的、南极冰架流失与海平面上升、南极在地质方面的作用、南极生物、人类在南极以及在南极进行的太空观测。有些问题看似老生常谈,但肯尼柯特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创新实验设计、应用新技术和新观测手段,以及创新的观测系统和网络发展。
回答问题需要基础科研支撑
在关乎南极未来的80个问题中,中国能回答几个?当被问及此时,杨惠根显得胸有成竹:“7-8个。”这个数字并不是“毛估估”,而是取决于中国目前在南极科研领域的基础研究水平。
南极冰穹A,拥有与太空媲美的大气环境,中国在这里建造南极天文台引来世界天文学家羡慕。据悉,南极天文台的核心科研是暗物质、暗能量和宇宙起源,其科研成果将对南极天文学和空间科学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学者在冰盖方面的研究同样走在世界前列。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孙波2009年曾在《自然》上发文证明冰穹A是南极冰盖的关键起源点,并绘制出南极冰盖之巅的冰下地貌图景,这一发现有助于人们重新理解造山运动和地球构造理论的新机制。
南极地质学研究同样令人期待。肯尼柯特表示,10年前人们根本不会想到南极大陆冰盖下有这么多湖泊,如今这些湖泊已成为研究南极地质构造和演变的“热点”。杨惠根透露,中国将通过钻取深冰芯和飞机雷达扫描等方式,参与到地质学研究中来。
如果“扫描地平线”计划顺利进行,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将每4到5年重新开展一次,以紧跟科学发展进程。肯尼柯特对中国期望很高,他希望我国能在生命科学、海洋科学和大气科学等更多领域交出关于南极与人类未来的“答卷”。
文汇报记者 沈湫莎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