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种民间医术,发展到国家新药、专利技术,并在国际学术会议亮相……外人印象中的中医石氏伤科早已插上现代科学的翅膀。
今天,适逢石氏伤科学术思想主要奠基者——石筱山诞辰11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记者了解到,我国大量中医传统医术,要走上中医现代化、国际化之路已喊了多年,但很少像石氏伤科这样走得如此“现代化”。因此,石氏伤科的发展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让十多万人重新挺起腰杆
陈宝山,七年前突然右手发麻,后来发展到瘫卧在床,全身只有2个眼珠子能动……骨科大夫甚至断言“活不过3个月”。
2008年5月,家人把他抬到龙华医院。“别怕,你的病能治好,要有信心,但你要配合我。”施杞的第一句话,就让陈宝山永生难忘。经施杞治疗,16个月后,他的右腿不抖了,19个月后针刺胸部以下有感觉了——神经功能不断恢复。如今,他不仅能下地行走,还能蹲“马步”。
如此神奇案例,在施杞处似乎见怪不怪,“很多是颈椎病,颈椎椎间盘突出,挤压椎管,使椎管脊髓受压变性、坏死……我们用的是益气化瘀系列方,针对不同病人,辨证施治、灵活运用”。
施杞是石筱山的弟子,石氏伤科距今已有140多年历史,有“江南伤科第一家”之称,传至石筱山已是第三代。益气化瘀系列方是石氏伤科的主要治疗方。根据施杞领衔的骨伤团队统计,利用该系列方已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超过十多万患者,受益人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英、法、日、韩等10多个国家。
一个中医方剂,如何让现代人包括外国人信服?需要的可不仅仅是神奇病例,而是科学证据,这正是施杞和团队在过去十多年做的一件事。
“我们不要一直讲方言”
“中医干涉一个疾病,靠吃药打针推拿。疗效看得见,但怎么治好的却是‘黑箱’。”行医50年,施杞很清楚中医药的发展瓶颈。
1998年,施杞卸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回到就职20年的龙华医院伤科,要了一间办公室,买了一架显微镜,带着王拥军博士等弟子,开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运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揭示包括石氏伤科学术经验在内的中医药治疗脊柱、骨与关节退变性疾病的机理。
历时约十年,益气化瘀法治疗颈椎病的“黑箱”陆续被揭开:正是益气、化瘀、补肾中药的有效组分促进了气血调和、肾精充足,并有效抑制脊髓局部的炎症反应、抑制脊髓细胞凋亡,同时促使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与分泌,有利于脊髓和神经功能的修复。中医“调和气血”、“补肾填精”的说法,如今找到了科学证据;方剂中到底是什么成分在发挥什么作用,首次被阐明。
由于用现代医学手段阐明了传统伤科的治疗原理,施杞团队先后在世界脊柱病大会、美国骨与矿盐学会年会、美国骨科研究学会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交流18次,西医学者兴趣盎然。2006年,相关论文还亮相在脊柱病顶级期刊《脊柱》,杂志主编评论:“首次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揭示了椎间盘退变内在规律”。
“我们研究的东西,要让人家首先是看得到、听得懂,中西医才能有共同语言。我们不能一直讲方言,而要讲普通话、甚至世界语。”施杞说。
提出“一体两翼”理论
石氏伤科申请到的研究项目与研究成果“弹眼落睛”:获得国家“973”、“863”等国家级、部市级科研项目170多项,发表论文628篇,SCI收录论文58篇。此外,他们还申请到国内外发明专利15项,开发治疗颈椎病、肿瘤的中药新药2项,另有6项在开发中。
把现代科学引入石氏伤科,并把研究成果推向国际医学界,这突破的贡献首推施杞。
有人质疑他:“中医灵不灵靠病人点头,摆弄小白鼠有什么用?这是搞中医西化。”面对风言风语,施杞没有动摇:“我总觉得科学是没有界限的,就好比人不能老是定向思维,要有点逆向思维,还要会发散思维。”
中西兼收,或许是施杞的最大秘笈。很少有人知道,他进修过西医的神经外科和骨科,当过20年手术医生。当年有人这样评价:“老中医,又能做开颅手术的,在上海除了施杞,大概找不出第二人。”
依据多年经验,施杞提出“一体两翼”理论:即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历代医家学术经验为继承主体,“两翼”是两个翅膀,一个是传统中国文化,另一个就是现代科学。
过去十多年,施杞大胆地将弟子送到世界骨科研究中心、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名校学习。这些学生回来后承担了100多项国家与上海市重要课题,形成了丰富的研究人才树。
“我们完全可以把现代科技的进步吸引过来,并有文化自信,把我们的文明介绍出去。”施杞常说一句话,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
文汇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