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频道11月2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报道,央视记者近日在江西九江、南昌批发市场发现,不少商家在暗地里销售添加了罂粟的调味品和被包装成调味料的罂粟粉。此外,在记者暗访的狗肉店中,老板甚至推荐用罂粟壳提鲜并亲自加料。
央视记者前往一家狗肉店暗访。
店主往汤里加碾碎后的罂粟壳。
执法人员查获一大袋尚未碾碎的罂粟壳。
执法人员查封该店的火锅底料。
2014年9月,陕西吴起县26岁食客刘居有疑食用了含有罂粟壳粉的擀面皮,尿检呈阳性,被当地警方处以行政拘留15日处罚。此后,面皮店老板张某承认,为留住食客,在拌面皮过程中加入了罂粟壳粉末。
央视报道称,如果某种火锅、小龙虾或者擀面皮等特别好吃,一段时间不吃就想得慌,食品里这“给力”的味道,可能是因为添加了罂粟壳。
但据江西省公安厅禁毒总队副总队长郭建宁介绍,现在对使用罂粟壳的行为处理很轻,情节严重的,拘留10日到15日,处3000元以下罚款。要持有50公斤以上才构成犯罪。而只持有不贩卖,法律上只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追究不了刑事责任。
批发市场暗地销售罂粟调味品
在南昌洪城批发大市场,世辉餐料商行的店主向央视记者推荐了卖得最火的两款调味料,“奇子香魔粉固态调味料”和“澳宴奇油脂粉末固态调味料”,并称这两款里面的“苏子粉”就是罂粟粉。
在另一家调味品批发店,老板娘拿出一包柜台上没有的调味品“澳奇鑫牌鲜香王精品籽精复合调味料”,并称这包料放在食物中,“就是提鲜香味的,吃了还会想吃的,就是罂粟花提炼的,不等它那个长成形,长成形劲道更好。”
在九江京九批发市场,一家店主从阁楼里拿出“味鹏牌樱栗回味粉”,说只需25元保证提鲜。记者看到,这包调料粉的包装上印着罂粟花的图案,显示用量建议是原料总重量的0.1%-1%。
央视记者调查发现,罂粟粉不单是放在一些调味品里暗里销售,市场上还有一种用罂粟壳敲碎形成的粉末,每斤高达200至500元。在南昌市洪城批发大市场,批发商王老板在销售这种高纯度罂粟粉。这位王老板警惕性很高:“我们一般不相信第一次做这个生意的人,我也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他甚至提出买罂粟壳要留身份证复印件,出了事各负其责。
火锅里含罂粟壳,老板推荐提鲜用
在南昌有名的火锅一条街建德观,央视记者进入其中一家火锅店,店主推荐一种号称提味提鲜的调味料,并端出一碗黄色粉末,倒进了火锅里,表示这就是罂粟壳。老板明确表示是不让卖的,“抓到要罚款的,店都封掉的。”
在南昌另一家比较火的雷胖子狗肉店,店老板雷永珠介绍,她们的火锅里可以添加没有被碾成粉末的罂粟壳。当记者选好汤料上桌后,老板还亲自来加料。
雷永珠称,在1999年曾因为添加罂粟壳在食物中被相关部门罚款3000元。随后,记者向江西省食药监局举报,执法人员在收银台内一个被锁的抽屉里,找到用黑色塑料袋装的罂粟壳,并在二楼老板的房间里也找到一大袋藏在酒箱里的罂粟壳。
添加罂粟壳的不只有火锅底料,还有卤水汁。2012年6月,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获了广州首例卤水汁里非法添加罂粟壳的案件。
难禁的罂粟壳
无独有偶,在陕西吴起县一面皮店面皮佐料被检出添加罂粟壳后,10月15日,华商报又曝出两起食物中含有罂粟壳(粉)、吗啡成分事件,其中神木县一餐饮店主在羊杂碎汤中加入了罂粟壳,而宝鸡市小孟华面皮店的复合调味粉、油泼辣椒中被检出吗啡成分。
接连发生的同类事件引发公众隐忧。对此,10月16日,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告诉澎湃新闻,就近期陕西三地出现食品中非法添加罂粟粉现象,发现问题的地市正在进行市场排查。
此前,澎湃新闻查阅近年来公开的168份有关食品安全犯罪判决书发现,有9起案件来自上海,主要涉及餐饮企业违规使用罂粟壳。
从判决结果来看,除被媒体曝光或公安部督办的重大案件,被科以重刑外,多数案件涉及的都是“小作坊”企业,责任人的刑期均在2年以下,许多还是缓刑,这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拍苍蝇”。
澎湃新闻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