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们觉得白领可能不需要这样的演出,担心冷场,没想到观众从起步时的每场三四百人,渐渐上升到如今每场近千人。”10月27日,“白领午间爵士音乐会”公益演出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心绿地上演第20场,演出方上海轻音乐团团长褚保杰说,每周3场演出,一个多月下来观众总人数已经超过1.5万。
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1.7平方公里的区域被称为“小陆家嘴”,集中了近3000家中外金融机构和商贸服务企业,金融白领近20万人。不过,文化设施和文化内容的缺乏,却困扰着工作在这里的人们,每天上下班人流“潮汐现象”非常明显。为此,“文化小陆家嘴”在9月上旬启动,十余个公益文化项目推送进了陆家嘴的广场绿地、写字楼、咖啡馆,让白领在吃顿饭、喝杯咖啡的时间里,就能听音乐、看展览、与大师面对面。有人形容这是“文化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也有人形象的将其称为“午间文化加餐”。
白领,从不想上台到占座看演出
“今天演出的爵士乐由我们通过微信点播,你看台上唱歌的小胖,现在他都有不少粉丝了。”一位观看演出的白领说,每周一、三、五午间休息的1小时,来绿地看音乐会已经成了身边很多同事的习惯,“‘文化午餐’的号召力,比出勤打卡机还灵。”
“以往做公益文化去的是社区、敬老院,很难想到来陆家嘴为这里的白领演出。”褚保杰说,一开始,白领们反应确实“有些淡”,用乐队的话说,想拉他们上台他们都不愿意。
后来,乐队把歌单送进写字楼请大家点歌,还建立微信平台与白领互动,渐渐摸准了他们的胃口。“现在,演出前不少人会跑来占座,而且每场演出都有人预约,和乐队合作唱他们喜欢的歌曲。”
有了午间音乐会之后,陆家嘴中心绿地中午散步的白领据说翻了一倍。“很多人觉得陆家嘴这里的人‘高大上’,听演唱会看电影根本不差钱,哪里需要加一顿‘文化午餐’,其实不然。”来自交通银行的于涛说,以往休息时很多人“宅”在办公区域,要么看手机打瞌睡,要么跑到大堂外抽烟聊天。“‘文化午餐’直接将演出送进了我们的空间,让陆家嘴对白领尤其是新上海人的意义不再只是报表、数据、绩效考核,而是多了一份生活的温度。”
到今年年底,绿地午间音乐会将演出近50场,乐队正在整理一份白领喜爱的音乐曲目单,用于将来的创作和公益演出。
创新,户外室内联动打造文化新地标
爵士音乐会形成了每周三场在绿地的常态演出,“白领午间音乐欣赏会”则尝试将音乐讲堂搬进陆家嘴金融中心的写字楼。不久前,“孙颖迪与你谈钢琴”活动就在陆家嘴上海银行大厦大堂举行,这位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冠军得主,利用午间1小时的时间,演奏了大师的名曲,还对白领演奏的钢琴曲进行点评。孙颖迪说,第一次在写字楼和白领边弹边聊,“让人和音乐的关系变得很自然。”
“以往小陆家嘴并非没有文化活动,而是散在各个楼宇之中,很难形成集合效应。”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管委会副主任宋卫华说,如何协调写字楼内的文化资源,以及楼宇之间的公共文化空间,是政府应该提供的服务。“引导不同的机构和企业参与,让人们参与互动,才能让文化自然而然地成为陆家嘴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正在举行的第八届陆家嘴金融文化节,就敞开大门搭起舞台,每天的演出有来自院团的专业表演,也有附近金融、文化、服务企业白领的自编自演。
陆家嘴是上海的金融核心区,如何让其成为与之匹配的文化地标?寸土寸金的小陆家嘴,需要找到营造文化氛围的模式。市区联动,吸引各类社会主体承办,吸引各类社会资金集中的模式,是“文化小陆家嘴”活动的一次创新。至今年底,已经排上节目单的活动包括:时尚话剧周、交响音乐会系列、世界音乐季、城市公共艺术展等。活动主办方表示,“通过三年连续高密度的文化导入,力争将陆家嘴打造为针对都市白领群体的文化新地标。不仅要留住陆家嘴的白领人群,还要吸引越来越多知识型青年来此娱乐消费。”
文汇报记者 王磊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