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由幻想来推动,但是科学反过来总要窒息幻想。”在科学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科幻内容或者成为现实,或者被证伪,其赖以依存的“科幻”身份正在被高速发展的科学实践瓦解
今年“双十一”,《三体》第一部英文版将在美国正式面市,亚马逊网站目前已接受预订。这是中国科幻小说的英文版首次在英语世界出版销售。与此同时,在国内“冷”了多年的科幻,最近也十分热闹:电影《三体》将要开拍、《超体》正在热映、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科幻看似被推上了人气高点,著名科幻作家韩松却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科幻正面临巨大的困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科幻的“敌人”正是科学本身。
在科学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科幻内容或者成为现实,或者被证伪,其赖以依存的“科幻”身份正在被高速发展的科学实践瓦解。借用《三体》中的说法,科学已经成为竖在科幻面前的“壁垒”。如何“破壁”?学者表示,除了拥有科学前瞻的思维,更需要用人文视角撬动科幻和现实的联系。
科学成了科幻最大“壁垒”
“科学由幻想来推动,但是科学反过来总要窒息幻想。”韩松的这句评价,前半句很好理解,后半句却令人费解。
科幻推动科学的例子很多,譬如第一艘现代意义的潜艇,其发明是受到凡尔纳《海底两万里》启发,而赫伯特·威尔斯在《解放全世界》中提出的原子能设想则直接启发了物理学家,科幻对科学的促进作用已经在历史上无数次得到证实。但是,科学窒息科幻,听起来则有些“石破天惊”。“比如物理提出的弦理论已经超出了很多科幻作者对宇宙的理解,很多作家因此不知道该如何去‘幻想’宇宙。”韩松解释说,科学与幻想就好像是两条独立的生命线:在某一阶段,科学由幻想引领,幻想拥有无边的伸展空间;而当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超过一般人的想象,幻想反而跟不上科学的脚步。不久前,有科学家称宇宙大爆炸理论或将被推翻,这对无数外太空题材的科幻作品无疑是颠覆性的。科学的不断翻新突破,实质上给科幻创作加上了一道无形的藩篱。
凭借《三体》走红的科幻作家刘慈欣说,神秘感是传统科幻在受众中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随着科学的演进、科技的发展,太空飞船、登月行走等从前引为奇谈的“科幻”,已尽数成了现实。“这是一个奇迹麻木的时代。”刘慈欣说,随着科学的快速发展,消费科幻的心态也出现了变化:人们身处在信息的网络中,扫码付款、看3D电影,对于高科技习以为常,无疑降低了科幻的吸引力。
人文视角是科幻“破壁武器”
有学者认为,科幻小说想要突围,不仅需要创作者具备更深厚的科学功底,激发想象力,更重要的是用人文视角思考科学和科技带来的改变和“压力”。
“科幻的创作空间还很大,需要创作者有一定的前瞻性。”原北京大学科幻协会会长李广益说,“比如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软件,那你听说过下载硬件吗?这不是天方夜谭,十年前就有科研人员跟我提过这个设想,纳米级的材料可以通过网线抵达每个终端,然后塑形。”他认为,身处“吸引力危机”中的科幻,如果能真正站在科技的最前沿,然后让想象顺着逻辑再往前走,那么其创造的世界足以令人神往。
另一方面,科幻更加重要的“破壁武器”,则是对现实、对人的关注。“人与科技、人与环境、人与机器……诸如此类的问题,科学本身不能回答,而这就是科幻要解答的问题。”韩松说,当下的华语科幻已经更加多元,视野也更为开阔,但仍然缺乏像《三体》那样“惊世骇俗”的作品,其中最大的瓶颈不是想象力的缺失,而是人文角度的切入。最好的科幻小说历来都与现实直接相关,包括触角伸得再远的未来小说,核心都是回答现实中人们没有解决的困惑。“比如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科技会不会改变世界格局,转基因的后果等等,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需要科幻用文学的形式来探讨。”
文汇报记者 钱好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