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沈湫莎
听说过工业博览会、游戏博览会,听说过科普产品博览会吗?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上海科技馆联合主办的首届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将于下周五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届时将有来自中、美、日、韩等国的3100余件科普产品与您相约。
吸引力覆盖8岁到80岁
既然“科”字打头,科技元素贯穿在整个展览方方面面,比如一进门就有6个机器人,取代了传统的礼仪小姐向您问好;走累了想休息一下,茶室里服务的也是机器人,当它将水端到您面前时,还会说“您的茶泡好了,请慢用。”世界领先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也将在现场展示风采,与之同行的还有4位技术人员,他们将现场指导观众操纵机器人体验模拟手术。
上了年纪的人大概对“海上画派”的杰出代表任伯年不会陌生,在展会上,他的代表作《群仙祝寿图》被“翻译”成了裸眼3D版。画作采用1∶1动态复制技术,由12块特殊电子屏幕组成,与在世博会上大放异彩的《清明上河图》不同之处在于,将画作直接嵌入定制LED屏中,观众在推荐位置观看时,能体验到3D立体动态景致。
孩子们也许会立刻被展馆中间的全息舞台歌舞表演吸引,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到立体空中幻象的虚拟成像技术让一个二次元卡通人物洛天依“活”了起来。
这些产品和科普有什么关系?上海市科协副主席王智勇解释,当今时代,科普已不再是一张宣传画、一场科普讲座,当市民能在参观、体验中得到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理念,就是成功的科普。
科普产业潜力巨大
在开发出0.9吨货车装载22个统一尺寸巡展箱以提供流动展览时,上海科普事业中心主任胡陶荣还没意识到,商机已经近在眼前——这种能够适应小巷穿梭的0.9吨货车,后来成为科普车走街串巷的“模板”,被全国许多城市列入“取经”产品采购。
有了这次经验,胡陶荣改变思路,在设计科普产品时注重商业性,比如不久前他们在传统报栏的基础上开发出电子画廊系统,由于增加了触摸、定位和查询功能,被徐汇区科协“相中”,预定了4套,不久后就会亮相在徐汇区街头。
“以前我们致力于做科普产品,但现在我们发现,更重要的是把产品‘科普’出去。”王智勇表示。与他有相同看法的,还有不少大企业。在本次展会上,格力集团带来了空调、加湿器、除湿机、净水机等全套科技家电,上海传统品牌海鸥照相机带来了新款数码相机,他们的共同目的,就是通过体验让消费者了解产品中的技术亮点,形成品牌竞争力,并带来销售额。据上海科博展组委会估计,本次展会的成交额将超2亿元。
线上产品线下“落地”
上海在科普产品产业化探索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年前,为了让人们知道在哪儿能找到科普产品,一个科普产品E联盟的线上平台打造完成。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能找到图书期刊、音像制品、报告讲座等“老一辈”的科普产品,也有动手做机床、3D电影院等新玩意,其丰富程度如同科普产品的“百宝库”。
即便科普产品已经搬上网络,但知晓度仍然不高,因为经常购买使用这些产品的都是“熟面孔”,在市民当中,缺乏一种有效的媒介让他们关注这些产品。于是,首届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应运而生,展会的科普大使洛天依,正是科学技术与产业结合的典范,与她同类型的日本虚拟偶像初音未来,“身价”高达100亿日元。
上海市科协科普部负责人表示,要推广科普产业,科普产品不能局限在网上,也不能只有政府发力,要拉动社会力量,用市场手段一同努力。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办展会,在全球范围内收集一批好的科普展品,也希望市民“用脚投票”明确市场需求。
小贴士
首届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12月5日至8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门票50元/张。通过格瓦拉、美团网、百度糯米网等通道提前购票可享受七折优惠,1.4米以下儿童和70岁以上老人可凭有效证件免费入场。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