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第三季将于本周五晚21:15分亮相。
作为文化类栏目的领军,究竟能否在周五综艺乱战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文化类栏目是否能走出曲高和寡的窘境?让我们拭目以待,11月28日首播即见分晓。
《中华好诗词》第二季取得34城0.3左右,排名10上下的收视结果;客观评价其收视表现并没有和它的社会影响力成正比。选择加入周五晚黄金段的卫视大战,正面面对的是《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现象级栏目。虽对比同类型栏目《汉字英雄》、《成语英雄》等,所获成绩可谓可圈可点;但在外界看来也并非明智之举;
获悉第三季仍坚持在周五播出。
在真人秀充斥荧屏且收视率一路飚高的情况下,河北卫视为何要坚守一档一开始并不被人看好的文化类栏目呢?
传统文化的缺失是促成栏目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现在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特别严重。一次录制时的经历深刻的触动了栏目组:在录制其他节目的时候找到一批小朋友,当时问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诗词问题,孩子们都答不上来。很好奇的问孩子:“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老师没教过吗?”“没有。”“为什么老师不教啊?”“老师说不考。”这种触动真的是非常巨大的,应该身体力行的做一些事情,把正在丢失的传统文化挽救回来,这是栏目组当时的共识;恰与当时卫视新提出的“文化立台”的定位不谋而合——好诗词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了。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从立项、筹备到播出的全部过程,这样的速度真的取决于台长马来顺和发展研究部主任朱新给予的大力支持。
文化栏目同质化严重,好诗词破旧立新
相较于其他文化栏目,好诗词在表现形式上更为大胆地运用了综艺娱乐的包装手法“以娱乐为外壳、文化为内核”。每期3位选手挑战6位守关关主,6位关主皆为演艺界明星。第一是为了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放低“文化”身段,亲近观众;第二是为了运用明星自身的号召力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传统文化,对传统诗词产生兴趣。
当然,此举在初期也备受争议,甚至有一些诋毁的声音。“文化”的高与低我们不予评价,但电视媒体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栏目的落脚点在于将诗词在最大范围内产生影响和共鸣。
除了娱乐明星关主的加盟,栏目还邀请到赵忠祥老师和杨雨教授来担任常驻大学士,并且在后续的节目中,好诗词更注重文化大家的参与和文化明星的打造。后续请到了郑愁予、梁晓声、苏叔阳、汪国真、刘心武等文化大家坐镇大学士。别的节目有明星大咖,好诗词有文学巨擘,有了这些大家的保驾护航,使得节目在专业性上更有保障。
说到这里,可能除了《百家讲坛》外,好诗词是云集文化大家最多的栏目了。
栏目还一直尝试进行文化明星的包装和塑造——毕竟现在娱乐明星太多了;明星中应该有“文化”的一席之地。遥想古时强于诗赋的“才子佳人”不正相当于今天的明星么?
《中华好诗词》第三季四大升级,邀您感受诗词的力量
相较前两季栏目,好诗词第三季确实做了很大的升级。用栏目总制片人杨宝昆总结的就是:一个口号,四大升级。
先说四大升级:
第一, 舞美升级,新一季栏目将舞台造型改为古代宫殿的样式,全舞台五个面都是LED立方体构建,视觉效果出众。
第三季新舞美,美轮美奂。
第二, 题库内容升级,第三季题库趋于年轻化,更具话题性;更多的将诗词还原至生活,将生活以诗词感悟。以各类影视风向标《古剑奇谭》《风中奇缘》《红高粱》《杉杉来了》等剧中选段为题型,进行改良加工。如正在热播的年代大戏《红高粱》一段台词:“青岛那么多洋学生,你为啥喜欢俺?” 张俊杰则用一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形容戴九莲的与众不同。此类题型设计更加强化观众对诗词的理解及对节目的喜爱和兴趣。更体现诗词的基因根植至我们的骨血之中,融入在生活之内;我们需要将其发掘出来进而珍视。
第三, 文化嘉宾升级,第三季将汇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的大师莅临现场,力造荧屏文化节目的权威。汪国真、苏叔阳、叶嘉莹、《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之风雨张居正》的郦波,还有好诗词的大学士赵忠祥、王刚,甚至莫言等都可能莅临节目现场。籍由文化大家的感召力,以诗词、语言文学为锲入;将好诗词打造成为一个可以深刻体验、展示传统文化的平台。
第四, 守关明星升级,除了喻恩泰、左岩、刘刚等常驻嘉宾外,栏目还会选取例如《爱情公寓》中的“美嘉”李金铭这样在青少年中有较大影响力的明星来到栏目现场。既然青少年爱追星,我们就让明星来背诗词,来号召研习传统文化。
再说这一个口号“感受诗词的力量”
栏目的主旨也有了变化:
第一季是“让我们一起享受中华好诗词”;
第二季是“让我们领略诗词之美”;
第三季是“感受诗词的力量”。
何谓诗词的力量?节目主持人王凯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回答:“诗词当中可以表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诗词当中当然也会有温柔缱眷,柔情似水;总而言之,诗词再现力量,诗词映射力量;各种情绪在我心中都是力量,这就是诗词的力量。”
著名学者郦波如是说:“诗、词,有力量吗?如果你没有感受到它的力量,是因为你离我们的传统文化疏远的太久;是因为你血脉里那些文化基因还没有觉醒;诗、词,有一种力量,是塑造精神;塑造灵魂;塑造你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力量,这就是诗词的力量!”
诗词的力量就是: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在第一季之初,栏目组也有一丝隐忧:
究竟会不会有海量人群关注栏目?有没有足够多的高水平诗词爱好者?普通观众会不会坐在电视机旁长久关注诗词格律?当然,还有广告客户会不会投放这样一档“文化”类栏目?
但随栏目播出,这些顾虑打消了。
“诗词”是有生命力的!似乎是在一瞬间,各个“诗词”社群、团体、机构全都涌现出来;全国各个地区、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真正热爱诗词的人…… 只要用汉语的地方,那里的人,诗词已经融入骨血!
在第二季有一位选手,是来自新疆的乡村老师,他在节目中说:我热爱诗词26年,今天终于有这样的栏目可以参与其中;有重庆的城管大哥,在栏目播出期间妻子在家乡生产,喜得贵子;有8岁的女孩流利背诵《离骚》获得范曾范老现场赠画;当然也有国内最高文学院府的年轻一代……
诗词如中国人的基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这就是“生命力”,只是最近被稍显忽略了。
“诗词”是有凝聚力的!在第一季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的诗词达人让观众眼前一亮之后……更多的华人、同胞通过各个渠道了解到栏目,他们喜爱节目,并且不远万里来参与节目。为此,栏目还专门进行了facebook和twiiter等海外帐号的运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节目。
尤其是台湾的同胞,表现出众!连续几个实力最强的擂主都出自台湾,不得不让人感触良多:两岸一衣带水,一脉相承。台湾地区媒体和社会对于栏目的关注更甚:台湾晚报、中视、中天等各大媒体大篇幅头版报道。之后,台文学泰斗郑愁予也作为大学士参与了栏目。台选手在台湾受到明星般的礼遇,台大学生张仲宇参加节目后名声鹊起,甚至做了台湾地区4G广告的代言。并且在国台办协调下,今年9月份赴台与台湾媒体联合录制了《中华好诗词》两期特别节目。
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上半年一位年事已高的履美华侨,还托栏目组帮助他征集父亲留给他的诗作……这一年发生,太多太多的事情:因诗词结缘,因诗词聚首。世界各地的同胞因为根植在血脉中的文化传承,来到节目。
是诗词、是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将两岸、全球的华人连在一起。
“诗词”是有感召力的!我们挖掘、呈现、传播古韵之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欣赏、珍视诗词之美;会有更多的人自发开始研习、体悟我们的文化传承…… “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的影响力在于潜移默化。
正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热爱……在第三季有很多外国友人参与到栏目当中;与我们以诗会友,一起交流中华优秀诗词文化。
还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在第二季播出期间,有很多学校(中小学)开始在课堂里模拟栏目的环节和流程,组织了很多课堂和课外活动,选出了自己的中华好诗词冠军。很多诗词爱好者,看到来自国内几个“诗社”的选手风采,也开始组织诗社、诗词研讨班组…… 还有很多国内外的自发的传统文化社团开始和栏目携手,一同传播诗词……
明星带头背诗词,榜样力量凸显
栏目初期邀约明星时并不顺利,很多明星都有顾虑,因为背诗跟唱歌不一样,有些诗词本身晦涩难懂,不是那么容易上口,上来答不了两道题就出错确实很难为情。
给观众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刘刚了,刚来的时候诗词水平确实一般,每次上台答不了两道题就出错。但是后来慢慢发现刘刚的水平越来越好,不光能把诗答出来,诗词背后的典故也是朗朗上口。有一次赵忠祥老师问他为什么进步这么大,刘刚的一句话感动了所有人,他说:“我不想被人看不起。”下来采访的时候他跟编导说,现在他父亲很喜欢看这个节目,是节目的忠实观众,知道自己在这个节目当关主特别嘱咐他要多背诗。刘刚还现场拿出父亲给自己发的信息给编导看。
左岩现在被封为“诗词女神”两季节目下来,在整个行业的女性中,诗词造诣最高也不出她左右吧……当然,其他女星欢迎来战。
还有“秀才”喻恩泰,在节目中独到的提出了“桃花源”在庐山这一独到的观点,并且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对陶渊明文章的理解分析的十分透彻,这事儿后来还在网络上引起过一阵热议,并且有很多人力挺这一观点。
另外,“秀才”应该在最晚明年年初,会出自己的诗集,并且他的文学水平绝对经得起推敲,大家一起期待吧。
还有一些新生代的选秀明星,像白举纲、宁桓宇,粉丝很热情;一旦他们参与栏目,可以瞬间在粉丝中掀起一股文言热潮……这点很值得栏目注意,而且在后续要更多的加以引导。
之所以邀请明星来坐镇守关关主,利用的是明星的号召力,让更多人关注诗词,给更多喜爱诗词的人一个交流的平台。
从栏目自身出发,做大文化产业
与纯娱乐节目相比,文化类栏目可能在收视上不具备优势,但是作为主流大众媒体,要有担当和责任。希望可以有更多形式各异的文化类节目出现,将整个市场托起来。盘子大了,更多人关注文化栏目,更多客户倾向在这方面投放;水涨船高,栏目也会受益。希望有相关的政策辅助,形成舆论导向,来制造更大的文化栏目的影响力。
好诗词第三季会加大全媒体的“播出”效果,尤其是栏目在大中华地区,在海外的影响力;做文化要做到输出,价值和意义会更饱满……结合栏目自身而言;希望把文化类栏目向一个综合产业去尝试,去经营。
我们是这样理解的:
第一、娱乐类栏目受众偏向于泛人群,娱乐体验是很容易被替换、代偿的;但是文化类栏目受众相对更有粘合度,兴趣度和关注度会更持久绵长;
第二、文化栏目的周边开发度远不如品牌的娱乐栏目,但是“传统文化”这个栏目外延和周边的领域远大于一般的娱乐栏目,是有产业支持的。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范曾范老在栏目现场赠送小姑娘杜依琪一副墨宝,价值以百万计,这可能是中国电视史上最大额的电视奖品了……在纯娱乐栏目中是不存在这样的“文化产品”的。
既然之前提到,尝试打造一个以诗词为锲入点的传统文化交流平台,那就力争做透。将栏目外延、栏目周边和细分的用户结合到一起……
比如,在上一季好诗词就和中华书局发行了《中华好诗词》同名图书,现在已经卖空,还要再版;也已经推出了同名app;现在正在整理一些传统文化产品尝试售卖…… 当然这些只是尝试,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俊杰”能够更多的关注文化产业,帮助出谋划策,参与其中展开合作。
来源:光明网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