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唐玮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辐射效应在浦东落地!昨天,上海海关与浦东新区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出23条改革措施建议支持促进浦东对接自贸区、进一步扩大开放,也是在推进自贸区海关监管服务创新制度的复制推广,探索非特殊监管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安排,自贸区部分开放措施将辐射到浦东新区,为改革红利的释放提供更大空间。此次上海海关与浦东推出的23条改革措施建议,充分对接自贸区海关改革举措,内容涵盖了海关对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电子商务等浦东经济增长新引擎,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保税展示、检测维修、融资租赁等浦东转型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推动,共同打造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复制推广示范区,推动浦东新区外向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更好服务于上海“四个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延伸自贸区制度创新亮点
记者注意到,此次集中推出的23条改革措施主要聚焦创新配套海关政策措施和监管服务,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营造便利化的投资和贸易环境。
上海海关将在浦东公共型保税仓库开展“先出后报”试点,在确保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改传统的“一票一报”为“多票一报”,允许企业货物分批次进出,在规定期限内集中办理海关报关手续,降低成本;支持浦东率先开展出口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为跨境货物的订购、集运、报关、查验、放行、交付离境提供海关监管与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扩大保税展示和保税交易试点范围上,将借鉴自贸区商品“临港直销店”及“外高桥森蓝地块前店后库”的成功经验,推动在迪士尼乐园、上海五角世贸商城等浦东中部地区开展保税展示和保税交易,允许进口货物以保税状态进入保税仓库开展保税展示和交易,推动浦东成为自贸区商品直销中心、国际商品出口采购中心和自贸区保税仓储分拨中心。
上海海关方面表示,为促进自贸区制度向浦东地区“辐射”,将主动适应自贸区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的要求,根据自贸区《负面清单》修订和自贸区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提供配套海关政策措施和监管服务,支持自贸区内注册企业开展区外运作。
今年以来,自贸区海关监管服务创新改革已先后出台23项措施,并于今年8月18日和9月16日分两批在上海关区启动17项海关监管服务创新制度的复制推广工作。目前,浦东新区已启动其中14项,涉及企业约490家。
推动总部经济再升级
在23条改革措施中,上海海关也推出了总部经济支持措施的“升级版”,将支持总部企业在上海关区范围内统筹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促进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利用;鼓励总部企业开展集中汇总征税试点,简化总部及其下属企业随附单证等。
数据显示,浦东新区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中国最集聚的地区,目前经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有226家,超过1/4的总部机构具备亚太管理功能。上海自贸区成立后,跨国总部企业积极参与自贸区试点运作,将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配置亚太资源,浦东新区总部企业的管理能级将不断提高、管理范围将日益扩大。
上海浦东海关早在去年4月就推出了对浦东总部经济发展的10项支持措施,目前已全部落实到位,支持范围从集中报关进一步扩大至区域通关、优化加工贸易手续、引导企业打造诚信高地等领域。试点企业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扩大到具有总部功能的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骨干企业,参与试点企业也由原来的两家扩大至52家。截至今年11月,52家总部企业及其下属子公司共申报报关单35261份,货值达40亿美元。今后,上海海关还将积极配合浦东新区政府,探索制定更多符合总部经济发展需求的改革举措,为总部企业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服务。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