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李上涛
截至12月15日,上海交通执法部门全年查处“四轮机动车”非法客运5677辆,同比增178%。大力度查处带来了明显成效:最近一周,上海市人大代表分赴桃浦、莘庄地铁站、上海南站、张江高科、龙阳路等“黑车”聚集地暗访。在昨天召开的座谈会上,代表们一致表示:四轮“黑车”不见了。但是,代表们仍有担忧:集中执法会不会是“一阵风”?高昂的执法成本下,“严打”可否持续?整治黑车,如何釜底抽薪?
“最后一公里”公交不能只看数字增长
“黑车有市场,根源是公交服务的缺位。”市人大代表刘民钢在上师大任教,常去奉贤校区上课,“我一般乘班车,但有时乘轨交到南桥站打车,到上师大的费用约33元至35元。这段路涉及三所学校的6万学生和1万教职工,对多数人来说,三五人拼一辆黑车明显更经济。运营这条线路的BRT已立项,希望尽快动工,有了这条线,谁还拼黑车?”
据介绍,上海今年共开通149条“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新辟的49条公交线路中有20条为“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
但代表们并不满足于报告中的数字。
“为什么有了社区巴士,黑车照样有市场?”市人大代表陈必壮直言,建设“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不能光看数字增长,政府还应考虑,乘客到底方不方便?他以接驳轨交1号线共康路站的1601路为例说:“这条线全长4公里,线路走8字形,且是单向,发车间隔20分钟,遇到天气不好,可不就得打‘黑车’嘛!”
市人大代表张艳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在嘉定和宝山,同样存在社区巴士“空转”而“黑车”屡禁不止的现象,“希望政府考虑如何优化服务中的空白。”
正规出租车须“补位”
暗访后,代表们对此番“黑车”整治给予充分肯定——“黑车”真的不见了。但是,“黑车”没了,这部分运力正规出租车能承担么?有代表直言,正规出租车“补位”,还需政府部门加强监管。
陈必壮在莘庄地铁站旁边的出租车站观察了15分钟。当时,在正规出租车的运力供应并不匮乏的情况下,有15-20个人打不到车,“因为距离近,X牌照的个体出租车都不愿意拉,正规出租车拒载,就是变相逼迫乘客去找‘黑车’。”
“还有的时候,要找到正规出租车站很难,最后忍不住上了‘黑车’。”市人大代表李秀清在龙阳路站暗访,“我在地面兜了一圈才找到出租车排队处,不熟悉的乘客出站前并不知道该从几号口出来打车。”李秀清建议,特定地铁站内应设置相应“出租车出口”提示,方便乘客一步到位。
高成本执法怎么持续?
市联席办表示,今后将发展以轨道交通、有轨电车为标志的骨干交通,以公交汽电车为标志的区域交通,以社区巴士为标志的“最后一公里”交通,全面形成三级公共交通网络,填补公交线网空白或服务不便的区域,并在时间上做到公交接驳与轨交相衔接。
这一釜底抽薪式的规划从纸面变成现实需要时间,而衔接的缝隙都是“黑车”生长的土壤。座谈时,绝大部分代表都谈到,暗访时看到了大量执法和巡逻人员,这意味着高成本的执法投入。
市人大代表顾洁燕统计,龙阳路站在上下班高峰时有七名执法巡逻人员,非高峰时段也有三人。她和巡逻人员攀谈后得知,巡逻员聘自保安公司,每名保安的人力成本高达4500元,“如此高昂的集中执法成本,究竟能持续多久?”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