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家齐
最近,中央电视台展播的一大批在第七届中国京剧节上推出的新编剧目,着实使人眼睛一亮:原来新编的京剧中还是很有一些精品的!但是问题来了,这些精品剧目怎样才能走向别的京剧院团,使之在全国遍地生根发芽呢?像京剧《空城计》,当年马连良、杨宝森、奚啸伯都在演,许多小剧团也可以演,不曾听说过谁给了谁多少根金条购买演出权的事情。京剧《野猪林》《谢瑶环》《穆桂英挂帅》都是建国以后新编的剧目,现在也有许多院团在上演,这固然是因了中国人过去没有知识产权的观念。而八十年代以来创排的新戏,似乎还举不出哪出戏是走出过最先创排的那个院团的。知识产权应当尊重,但是不应该成为精品剧目推广道路上的障碍。几十年过去,一出剧目始终归一个院团所有,总不能说是正常的现象。
近年来,有从《铡美案》改编的新戏《香莲案》,从《生死恨》改编的新戏《韩玉娘》,与原作相比,总体上说确有许多提高。但是如果这些改编本不能够推向其他院团,大多数院团所上演的,仍然只能是老版的《铡美案》和《生死恨》。由此可以推想,任凭新编的精品剧目再多,观众在平日所看到的,年复一年,却仍然只有《坐宫》《武家坡》和《文昭关》这些老戏,这种情况下要说京剧振兴,不免有些牵强。
看来,需要探索一个知识产权与剧目推广兼顾的办法。例如,反对过高的转让费。什么叫“过高”?如果多年无法成交,这个价位显然是过高了。对于京剧的七大院团而言,应该建议其在一定的年限内(例如十年)起码有一个剧目推向全国的。过了年限,转让不收取费用(或只准收取极低的费用)。对于其他院团,也鼓励创排新戏,但可暂不设定指标。老戏的整理和新戏的创排,是传统戏曲生命的延续。只有当精品剧目成批不断地在全国各院团推广,蓬勃生长起来,京剧的春天才是真正地到来了。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