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讯 (记者 张懿)55个创新服务平台、43家专业化服务机构——张江高新区正在打造一系列“不占土地、没有土建”的基础工程。这背后折射的,是它正在经历的又一次深刻转型:摆脱以要素集聚为标志的传统开发模式,将主要精力投入完善创新生态。
昨天,作为张江创新生态基础工程的重要一环,首批八个试点项目正式亮相,分别从科技金融服务、科技中介服务、创新人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企业信用服务等着手,构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观察人士表示,如此大规模、系统性地完善创新生态,在张江园区成立20多年来还是第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承担这些公益性职能的,全都是社会化、市场化的企业和机构,没有一家“体制内单位”。实际上,这也是政府转变职能,尝试将一些公共职能转移给更专业的第三方机构。
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曹振全说,上海正在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张江作为重要载体,必须从管理“地产资源”转向运营“创新资源”,强化内涵式发展。
张江着力打造这批创新生态基础项目,瞄准了创新型企业的核心诉求。相关人士表示,高科技行业可分为研发设计业、高技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等三大业态。除高技术制造业外,前两个业态都以中小微企业为主,最需要人力、知识、环境等非物质资本。系统地打造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就能为它们源源不断地注入创新资源。
以昨天推出的人才服务试点项目为例,六家行业龙头企业,包括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开发商索尔维公司,将与高校、科研院所一起,组建新型实验室。市教委与张江园区已同意,研究生进入这些以企业为主建立的实验室后,可以直接拿学分,这相当于将人才培养“嵌入”创新一线。
在科技金融方面,过去,张江曾经由各分园牵头,帮助科技型企业化解贷款抵押难题。但未来,这部分融资服务将交给第三方机构打造的平台,目标是成批量地化解轻资产企业融资难。
此外,在组建企业专利联盟、推进知识产权全程服务、提供适合科技企业的信用评价服务、建设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方面,所有公益性的探索都将由企业牵头完成。
据介绍,昨天亮相的55个平台、43家机构,虽然都通过了张江管委会以及市经信委、市知识产权局等相关部门的审核,但具体遴选过程,以及今后两年试点期内的评估工作,都由政府转移给了第三方。通过事中监管、事后补贴方式,根据评估结果,平台将得到相当于其服务成本50%的资助,以凸显此类服务的公益属性。
目前,经过过去几年的扩围,张江园区总面积已达531平方公里,上海80%的知识经济集聚区域、80%的创新型企业、80%的高端人才都聚集在此。可以说,张江的这一轮升级也代表了上海科技创新的转型方向。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