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深海平台安全保障监测系统”已在海上油气开采中推广使用。这是记者昨天在上海交通大学获悉的消息。
中国三分之一的油气资源蕴藏在风大浪急、地质复杂的南海深处,亟待开发利用。十二五期间,我国斥巨资打造的“深海舰队”作业能力已初具规模。与此同时,上海交大自主研发的“深海平台安全保障监测系统”日夜为“海洋石油981”等海上油气平台保驾护航,它被称为深海油气开采中的“诊断专家”。
海上油气开采,历来是高投入、高科技、高风险的“三高”行业。类似于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那样的非自然性灾难事故大约10年就会发生一次,造成的原油污染和生态灾难难以用金钱来估量。而中国南海深水区更是无风三尺浪,台风多,海底坡度大、地形崎岖,并且存在内波流——一种因海水密度、质量差异形成的海洋流,最快速度可达到每秒2米,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可将一座大型的轮船移位几十公里。因此,在南海开采,面临着更多的未知、更大的风险和更强的挑战。研发该平台,没有可援引的案例,也没有可借鉴的国际经验,面对中国南海的特殊情况,必需建立我国自主核心技术体系。
从2010年起,上海交大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建民团队就选择了“保障平台安全”这个看似并不起眼的课题,并开展“海洋石油981”半潜式钻井平台现场监测项目的研究。因为面对梦魇般的原油污染和生态灾难,“亡羊补牢”远不如“防患于未然”。
“深海平台安全保障监测系统”的过人之处在于集成创新。系统融合了大数据、高精度实时监测、卫星通信、人工智能、三维仿真等多种技术。依托“监测系统”,就好像为“981”带上了24小时的监护仪,实时监测它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重要参数,同时,还收集风力、风向、波浪、海潮、海流、盐度等不同的海洋环境条件对平台运动的影响。这些数据通过分析、对比等处理后,呈送给指挥中心和相关专家——如有异常,就可及时把问题和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更重要的是,该系统可长时间无人监控,自动采集。
目前,该监测系统正在“海洋石油981”平台上正常监测采集作业,日夜守护着“981”的安全。而且,在监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上海交通大学课题组全力与981项目组、外高桥船厂以及中船重工第708研究所合作,获取有价值的监测数据,为我国将来完全自主设计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提供宝贵的实测数据支持。
文汇报首席记者 姜澎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