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技术产业的盈利像一层纸那么薄,它还算不算真正的高技术?又该如何撑起社会对科技创新的期待?市政协昨天公布的报告揭示了一个严峻事实:上海高技术产业“似高非高”,盈利能力不仅在国内排名靠后,甚至不及全市一般制造业的水平。
意想不到的数据
在昨天市政协组织的专题采访中,张广生等委员介绍了市政协去年重点推进的一项调研课题。在深入走访本市制造业的“两高”领域后,课题组提供了一组数据,让人有些没有想到。
所谓“两高”,就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但实际上,这个产业就像一块跷跷板,按照国家产业归类,一些产业被划入“高技术”范畴,但其附加值却难言为“高”。用报告的话说,就是“大而不强”,“发光不发热”。
张广生援引权威统计数字表示,2012年,上海高技术产业的“增值率”(增加值与产值比例)不到17%,位居全国末尾,不仅只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甚至比全市工业部门还低4.4个百分点。按“产值利税率”观察,上海高技术产业一直徘徊在4%左右,比2011年全国平均水平低18个百分点。即使看“劳动生产率”,上海的原有优势也在丧失,2006年排名全国第二,但2012年则跌至第19位。
意料之外的拖累
在对调研数据梳理、拆细之后,市政协课题组找到了引发本市高技术产业盈利能力低下的两大“拖累”,结果同样出人意料。
张广生表示,在上海高技术产业中,存在着两个显著的结构性“倒挂”。
首先,在上海高技术产业产值中占92.5%的外资企业,其利税率却非常低,仅为2.9%。相较之下,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国企的利税率都是它的4倍以上。其次,在六大高技术产业领域中,两个“电子类制造业”(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的产值相加,占高技术产业的87%,但利税率都不足4%;尤其是后者,每生产100元产品,利税不足1元。
聚焦三个关键词
张广生说,上海高技术产业的关键短板就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相关改革的重点就应该放在破除各种障碍,努力让高技术与高附加值挂钩。
相关报告认为,目前,在政府主导型科技管理体制下,各科研机构“重视创新资本的获取,忽视创新成果在转化上的投入”,热衷于报项目、拿经费、评奖,但企业现实产业活动中的创新成果应用却少有人做。此外,尽管外资研发中心不断入沪,但他们却将高创新率、高附加值、高进入壁垒的环节留在海外,甚至从中国和上海购买不少原创成果,深度研发后形成知识产权,高价授权给中国企业。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张广生表示,上海应该将每年用于扶持高技术产业的数百亿元财政资金,进一步向“自主”、“企业”和“创新”这三个关键词倾斜,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优化政府服务,完善创新环境。
文汇报首席记者 张懿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