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劝买基金再次被套
除了拒不还款,拖延交房,百利集团还采取了一项特殊的基金融资策略。
据多名购房投诉者称,威海上述两个项目的销售人员以13%~15%的高额利息“利诱”客户用自有存款、房屋尾款、退房款等,购买其旗下基金公司的“基金”,涉及金额较多。
上海购房者蔡健萍告诉澎湃新闻,她购买了百利集团威海两个项目的三套房子,支付了一半房款35万元。2013年8月,她被诱导购买了三份基金,总计36万元,根据协议于2014年8月15日到期。
“百利公司交不出房子,说为了减少我的损失,让我用购房尾款买基金。”蔡健萍告诉澎湃新闻,销售人员承诺基金年化收益率14%,对方说“未来房子在升值,基金又赚钱”,总之种种利好。
如今15个月过去了,蔡健萍仅拿到了最初三个季度的利息。她提出要回本金,百利公司收回了她购买基金的合同,给了一张收条,本金及剩余利息却一直不肯给。
蔡健萍称,百利公司工作人员先推三阻四,然后拒绝回应,再往后电话也打不通了。算下来,她在百利公司投资房产和基金的总金额超过70万元。
澎湃新闻记者翻阅了蔡健萍与百利集团下属的大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的财务计划协议书,上面写道:乙方系同为百利集团下属子公司威海宏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开发公司”)所开发建设的洲际项目3号楼1035房屋的业主;乙方将自有存款人民币170000元参加“共赢百利”财务计划,甲方在其经营范围内进行财务运作,以达到资金保值增值的目的。
蔡健萍的协议书上约定了最优收益:按照季度平均记付(年化收益率14%,3.5%/季),但没有约定本金,也没有保底条款。
投诉者谢是敏和丈夫李俊强也在购买了威海洲际度假区的房子后,用房款尾款购买了基金。“目前为止,洲际也没交房,投资房产和基金的损失金额有90多万元。”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在已知的投诉者中,谢氏夫妇在维权者中损失最为严重。
同样购买“共赢百利”基金的镇卫波则直指对方强迫,“对方要求我把购房款购买基金,否则不予退还。”可她未拿到任何利息,本金至今未被退还。
上海恒建律师事务所兼上海静安区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潘书鸿表示:“如果基金是作为一个法律服务产品,这个产品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或者是行业或者是金融管理机关的强制性规范,都应当有效。因此,蔡健萍等人的合同是有效的。因为没有交房这个前提,合同需要继续履行,不能履行就要承担违约责任。”
相关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有很多地产公司成立金融公司或者为项目输血,一旦项目销售或建设停滞,金融公司也就随之破产。表面风生水起的金融理财产品埋藏着巨大的风险。
“房地产公司并非专业金融机构,购房者将购房尾款甚至其他资金进行投资,风险很大。”潘书鸿指出,从这起事件看,许多购房者的不理性行为让其陷入更大的风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