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
“国家的钱”不借就太可惜了
家住崇明岛的刘女士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年前,她把自己和家人多年的积蓄全部拿了出来,在江对岸杨浦区买了家里的第二套房子。如今,看着房价一天天上涨,刘女士觉得自己这一步走对了。
去年11月份,刘女士看着当时的房价已经开始上涨,就和家人商量再买一套房子,当时她的丈夫并不同意。刘女士的丈夫担心他们的还款压力。
刘女士说,激发她买房的一方面是货币的持续贬值,觉得放在银行里不划算,而直接让她下定决心的是房贷新政。今年2月,中国央行再次下调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首套房从过去的三成降至现在的两成,二套房也降至三成。“要是亲戚朋友的钱,我肯定不敢借,指不定他们什么时候要用,但国家的钱,这个时候不借就太可惜了。”
刘女士给北青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她买的这套房子,每个月需要还的房贷大约是1万元,房子租出去的租金大约是3000元,加上夫妻俩的公积金,每个月只需要再掏4000元左右。“如果房子涨得多,过几年就把它卖掉,如果不涨就留给儿子以后结婚的时候当婚房。到时我们也该退休了,剩下的房贷可以由儿子接过去。”
北青报记者了解,在此轮楼市上涨过程中,像刘女士这样的中老年人占了不小的比例。在上海市各区县的房屋交易中心,据北青报记者目测,中老年人已经占了近三分之一的比例,一些房屋交易中心甚至专门设立了中老年人窗口。
自住型买家
火爆行情下弃创业买房的上海年轻人
肖明是上海本地人,已有一套住房的他本来并无购房的打算,他原来准备注册企业做生意,但现在他动摇了,家里人都劝他再买一套房。“从去年年底开始,上海房价蹭蹭地往上涨,亲戚同事朋友一起上阵劝他,再不买以后就买不起了。”
在亲友们劝说肖明放弃创业改买房的过程中,有两个案例被反复引用。其中一个是媒体报道的“四成上市公司的利润买不起北上深的一套房”。这个数额不敌北上深一套豪宅的价格。另外一个案例是万科董秘谭华杰“京沪房价要赶超纽约”的说法。
经不起身边的各种劝说,肖明决定买房了。投资客的引导作用,让肖明这类自住型买家慌了神。“他们害怕了,于是哗哗地跟着往上冲。”
上海链家研究部的数据显示,在这一轮房价上涨大潮中,自住型买家占主导,其中又以改善型需求的释放尤为突出。过去,刚性需求买家和改善型买家各占一半,而今年二者比例达到了四六开,在上海的中心城区甚至达到了三七开,后者占了绝大多数。由于改善型买家置换时最先考虑二手房,由此带来了二手房成交量的暴涨。
富人
江浙一带的有钱人在“出货”
新江湾城几乎是上海豪宅最多的区域,区域内有着华润新江湾九里、九龙仓玺园等一大批高端豪宅项目。当地的开发商和地产中介声称这里就是未来上海的“富人区”,房价要赶超“陆家嘴”。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里房价均价已超6万元,某种程度上已经逼近了金融中心陆家嘴。但实际上,这里的商业和配套离陆家嘴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北青报记者发现,这个区域多数小区夜间开灯率都不高,有些已入住多年的小区开灯率不足两成,而开灯率在一定程度上是空置率的佐证,是“睡城”的标志。
对于开灯率低的问题,殷高东路地铁附近的一名链家地产中介人员透露了真相:这里一套房动辄上千万元,光上海本地人根本没有这么大的购买力,买房的大都是江浙一带过来的富人,他们在年前就已经布好了局,往往一次就买了多套。至于上海的楼市限购问题,该中介人员称,对于有钱人来说这不是难事,有很多规避限购的办法。
上述中介人员介绍,现在上海的中产阶级在恐慌情绪的带动下已是买房的主力军,但是那些年前就买了房子的富豪却正趁着这波行情出货。该中介随后向北青报记者翻开一本标记着大量待售房源的笔记本。“这些都是近期托我们卖的高端房源。”
中信证券的一名分析师称,目前楼市特别是二手房的放量行情像极了去年上半年的股市,当时沪深A股放出天量,多空激烈对决。而爆炒之后往往是一地鸡毛,对于楼市而言,如果你不是刚需而是一名投资者,最可悲的就是“富豪们在卖房,而你却在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