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佩珍
“春犹峭,柳如眉。时而风,时而雨。阴里晴里寻寻觅觅,亦悲亦喜留印迹……”厦门中山公园西门内,一座具有闽南古典园林风格的历史风貌建筑———南音阁里正在上演南音清唱剧《金石吟》,而在戏台上表演的是两位“90后”演员。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南乐”“弦管”“郎君乐”等,为中国四大古乐之一,是我国历史悠久、音乐体系保存较完整的一个大乐种,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厦门市南乐团成立于1954年,是我国仅有的两个南音专业表演团体之一,另一个在南音的发祥地泉州。
表演者和受众日趋年轻化
《金石吟》是根据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所著的 《金石录》 命名,以古人、宋词、新曲、古调通过现代说唱表演形式给予完美呈现。《金石吟》 在音乐配器上,以南音传统乐器为主,兼顾民族乐器及西洋管弦,这也是南音近年来古为今用、中西合璧的一次大胆尝试。
与很多传统戏剧、乐曲给人的“刻板印象”不一样的是,南音的表演者和粉丝群越来越年轻化。饰演李清照的许达妮和饰演赵明诚的潘文龙虽然是“90后”,但两人在此前就荣获过福建省“第六届福建艺术节·第三届舞蹈杂技曲艺优秀剧(节)目展演”表演奖一等奖。
“这和南乐团对南音的传播是分不开的。”南乐团团长杨雪莉说,近年来,南乐团定期与厦门市区南音社、中小学联合开办培训班、夏令营,选派优秀南音演 (奏) 员走进学校、社区授课;每年举办一届厦门南音唱腔比赛,挖掘培养了一批新人;积极开展“公益性低票价文化惠民演出”和“假日文艺舞台”品牌演出,演出场次逐年增加,逐步培养了一批南音受众。目前学习南音的人数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民间,有非常多的南音社团,而且每周都有交流活动。
南音还是一种礼仪乐
曾获得“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的杨雪莉1989年进入艺校,在经过了3年的南音培养后进入南乐团。她对南音和南乐团感情深厚,她向记者感慨地说:“南乐团里有很多老师,在学生表演的间隙会帮他们往舞台上搬凳子,老师把很多实践的机会给了年轻人。”
南音历史悠久,入门困难,但是对于像许达妮这样的年轻表演者来说,经过时间的沉淀,她越发喜欢南音。许达妮告诉记者:“南音的音乐体系比较完整,是我们一代代闽南人的音乐。此外,南音还是一种礼仪乐,它蕴含着很多礼仪在里面。很多人刚开始都会听不懂,但只要慢慢接触下来,都会深深喜欢上南音。”
南乐团的很多成员都是泉州人。对此,杨雪莉解释:“因为泉州是南音的‘根’,厦门是分支,厦门南音在继承泉州南音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有厦门自己的路线和风格的南音。由于语言的局限性,闽南语语系之外的地区很难听懂南音。目前,南乐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节目开始前进行简单介绍、在纱幕上的闽南语下面增加普通话的字幕翻译等。”
为吸引观众,南乐团也做了一些剧目创新,包括舞台创新、音乐创新和声光电技术的创新。这些创新的剧目也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奖项:2010年,南音《相聚在宝岛》 荣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第六届牡丹奖节目奖,实现了福建省在“牡丹奖”上零的突破;2011年,南音 《情归何处》 获全国“第七届中国曲艺节”优秀节目奖。
好作品才能吸引观众
“有闽南语的地方就有南音”,在促进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文化交流上,南音更是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福建与台湾隔海峡相望,南音在台湾被称作“南管”。厦门南乐团参加了台湾的“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乡音之旅”赴台湾南部巡演项目、“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展演”,还代表厦门市赴台参加由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福建文化宝岛校园行———南音进校园”活动,走进台湾11所高校推广演出,应邀参加在台北举办的“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等大型活动。
此外,南乐团还应邀出访菲律宾、新加坡、日本、法国、新西兰、捷克等国家和地区,积极开展对外艺术交流演出,通过国际舞台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对于南乐团今后的发展,杨雪莉表示:“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想把南音传播到世界去。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创作出好作品,只有好作品才能吸引观众。”
(本报厦门8月8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