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钟楼和大钟
上海海关大楼最著名的是它高耸的钟楼和大钟。海关大楼顶部为逐级收拢的四面钟楼,与南侧原汇丰银行大楼一起成为外滩建筑群的核心建筑之一。海关钟楼旗杆位置北纬31°14',东经121°29',成为 20 世纪 20 年代上海地理位置的标志点,同时也是当时外滩建筑中最高、气派最大者。该钟楼在亚洲名列第一,世界名列第三。
海关大钟钟面铭文
海关大钟由英国Joyce & Co.Ltd公司制造,总造价为5000多两白银,1927年制成,同年8月从伦敦运到上海,原包装木箱连同大钟共重6.25吨,当时吊装大钟至72米多高的钟楼时,外滩行人都停步观望,视为奇观。
海关大钟
钟楼分机芯房、铜钟座、旗杆台三层。机芯房是大钟的心脏部分,成百上千个齿轮互相咬合,直径超过12mm的钢丝绳代替了普通钟表中精细的钢丝。钢丝绳下面连着三根又粗又重的发条,三根发条分别连接走时、报刻和敲正点的钟摆,其中最重的一根发条重达1吨多。四周四个钟面,每面都用100多块 0.3一1米的乳白色特制钢化玻璃拼成。每个钟面的直径为5.4米,装有自动开头的电灯72盏,晚上通体明亮,斗大的数字在几里外也清晰可见。钟面上的紫铜分钟长3.17米,重49公斤;紫铜时针长2.3米,重37.5公斤。钟的发条用0.01米粗的钢丝组绞,长156米。每周开钟上发条3次,每次要4人操作1小时左右才能完成(现已改为电动)。机器房的楼上有1个大敲钟、4个小钟,每隔15分钟,4口小钟就响起叮咚叮铛之声,每隔1小时,1个135公斤重的大铜锤便敲击最大一口钟,发出雄壮的整点钟声,持续10秒左右。
海关大钟发条
海关大钟构件
海关大钟直径5.4M的钟面
海关钟楼机房内的校时钟
1928年1月1日凌晨1点,海关大钟敲响了第一声,一直以英国皇家名曲《威斯敏斯特》报刻。1966 年,大钟报刻的《威斯敏斯特》 乐曲改为《东方红》,钟锤钟铃停止使用,改为电子打点和奏乐,钟铃端四面共放 48 只扩音器,按时向全市播放。1986 年10月英国女皇伊丽沙白二世访问上海,海关钟楼的钟面恢复原状,重新开始机械打点,又响起了《威斯敏斯特》乐曲。1997 年再次停奏海关大钟报时 《 威斯敏斯特 》 乐曲,海关大钟照常机械运转,钟声仍准点响起,无乐曲伴奏。2003 年5月1日起,海关大钟再度恢复播放《东方红》报时音乐。
海关大楼远景
资料:上海海关1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