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律历志》载:“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从星纪来说,七月初一具有星纪岁首的意义,是“星回岁终”新旧交替的时节,因此祈年、祈福、祈子嗣的习俗作为后世七夕习俗的核心内容也便由此而来。
七夕,不在农历七一而在七七,还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有关。
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阶段性终局。“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乞巧对秋月 穿针拜九宵
七夕成为一个民俗,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述了汉代宫廷七夕情形:“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做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绶。”又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巧针与开襟缕,俱以习之。”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为什么七夕的主要习俗是乞巧?因为秋天来了,天气冷了,女人要织布准备冬衣了。《诗经》中的《豳风·七月》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九月授衣,则必须七月织布,八月缝衣。因此七月是女人织布的时节,是女红开始的时候,在这一天陈设针线,祈求心灵手巧,既是一种郑重其事的仪式,也是促使女性勤于女红的有效形式。因为传说中的织女是天上神仙世界中的巧妇,玉手舞金梭,能织出彩霞般的锦绣。做得一手好女红,既是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望,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和家庭幸福稳定的保障。正是凭借着这种年复一年的乞巧仪式,牛郎织女的故事才代代相传,流传人间。
七夕的乞巧活动很多,汉代有穿针、曝经书晒衣裳、食糜;到晋代,又有祭祀乞福:“其夜洒扫庭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祀河鼓(即牵牛)、织女。”“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白气或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陈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后方得。”唐代时,活动增加到九种,比如“七夕乞巧,使蛛丝结万字”,又比如“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开元天宝遗事》载:“帝(唐玄宗)与贵妃(杨玉环),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宋朝伊始,七夕成为一个正式的法定节日,全国放假一天,各地提前办有乞巧市集,热闹鼎盛,全民欢娱。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记载:“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阗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大人忙着晒书会、结彩楼,儿童忙着执荷叶、着新衣、吃果食,更有“诸小儿各置笔砚纸墨于牵牛位前,书曰某乞聪明”,“又以菉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缕束之,谓之‘种生’”,花样繁复。到元代,乞巧节明确为女孩儿节,明、清各代,称七夕为“七巧节”,人们在庭中摆设香案,盛陈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然后一口气在朦胧月色中结彩线,穿七孔针。
牛郎织女,鹊桥归路
自牛郎织女传说融入七夕节后,这个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就成为七夕节的主要内容。
这个将星辰拟人化的故事,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意思是说织女一天七次移动忙,虽然如此,也不能织布成纹;那明亮的牵牛星,也不能用来驾车。《史记天官书》 描述天体运行,有“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其北织女,织女,天孙女也”句。河鼓,就是牵牛星,中间大星,左右两小星。这就是牛郎和一对儿女的原型。织女星,又名天孙,这也是神话中织女是天帝第七孙女说的来源。
在秦初,七夕是作为一个婚嫁的禁忌日而存在的。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大量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的竹简,按其中的 《日书》记载:“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说牵牛没有娶到织女,三次都没有成功。因此,在早期阶段,牛郎织女的故事是纯粹的悲剧。
到汉代末年,《古诗十九首》 中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曹丕《燕歌行》中说“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都已经把织女和牵牛看成一对情人了。所以秦汉时代应该是牛郎织女故事形成的早期阶段,织女、牵牛从星辰而拟人化,呼之欲出。
到南北朝时期,牵牛、织女的传说,已经以夫妇出现。《荆楚岁时记》有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至此,“牛郎织女”的故事基本成型,情节也有了最初的起承转合。此后历经嬗变,民间演绎,形成了目前流传最广的版本。在这个版本里,孤儿牵牛偷藏了下凡沐浴的织女的衣服,二人结成夫妻,男耕女织,养儿育女,却被织女的母亲皇母娘娘以违反天条的名义施以惩罚。织女被虏回天庭,牵牛用扁担挑着一双儿女紧追不舍,于是皇母娘娘以玉簪划出银河,天人相隔。后因织女日日思念儿女夫君,感动天庭,遂有了一年一度七月七日鹊桥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