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怪石图》又名《木石图》,是北宋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曾亲往萧县圣泉寺时所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该画作由日本私人收藏。
11月26日晚,在佳士得香港“不凡-宋代美学一千年”专场中,随着拍卖师清脆的落槌声,流离海外80余年,被论考认定苏东坡唯一亲笔画苏东坡《枯木竹石图》(又名《木石图》)手卷以4.636亿港币(含佣金)成交,成为2018年度最贵中国艺术品,同时也创造了佳士得香港拍卖史上最高单件拍品纪录以及苏轼个人作品最高纪录。来自佳士得方面的回应称,买家来自大中华区的机构收藏,“所以一定是回到中国人手上。”
这也是近40年来,继宋米芾《研山铭》手卷、圆明园牛首、虎首和猴首三件铜像、唐韩滉《五牛图》、战国虎形佩之后,又一顶级国宝回流,中国文物界再次为之沸腾。
没错
就是这幅画
《枯木怪石图》
(建议手机横置观看)
画作一直隐秘流转
此次是从日本藏家后代手里流出
根据史料记载,《木石图》自北宋苏东坡成画后,直至清代及之前从未公开现身。期间,画作一直以隐秘流转于各个名家私藏。画中米芾、刘良佐、元代杨遵、明初沐璘等诸多题跋、钤印见证了名画的漂泊。
1931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木石图》在乱世中流入日本,此后下落不明。直到今年春季,佳士得拍卖行在日本进行藏品征集时,有日本藏家主动联系称手上有国宝,并发来图片,图片显示的正是这幅《木石图》。
为此画亲赴日本寻回此画的拍卖行书画专家游世勋表示,日本藏家后代手里的中国艺术品在流出:“(日本藏家)后人的收藏、生活方式都在极力地西化,他们对中国文化不了解,就慢慢把中国的东西出掉。”
国宝回流本质是国力逐步强大和民间力量蓬勃
漂流海外80载漂泊终回到神州,经历过兽首回国的前圆明园管理处发言人宗天亮认为,越来越多曾经流失海外的文物近年来逐步回流,本质是国力逐步强大和民间力量蓬勃。
据介绍,目前中国国宝文物回流有三种方式:捐赠保护、主动归还和回购。 其中,民间力量采用回购的方式成为回流主力。历史上,由于列强侵略和国力衰弱,大量文物流落到民间,新中国成立后,部分爱国企业家选择主动将手中的珍贵文物捐赠给文物部门,交由专业机构来保护;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和国际关系交往密切,瑞典、法国、日本也曾通过外交渠道归还部分文物。
民间收藏不仅仅是投资目的也是一种文物保护
时至今日,爱国民间力量与国家齐心,不断从全球各地寻觅国宝重器。北纬拍卖董事长、著名收藏家周双成介绍,这些民间买家往往选择低调、不显山露水,但他们从国外购买文物大多是出于一种爱国情怀和对文物的一种热爱,不仅仅是投资目的。”周双成说,“其实,这种民间收藏也是一种文物保护,而且绝对是在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苏轼《枯木竹石图》欣赏
文人画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菜邕皆有画名。画品虽不传世但是典籍皆有所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姚最“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使历代文人将其尊为绘画的宗旨。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使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南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大文人,如苏轼、黄庭坚、米芾父子等,他们在王维的文人画派基础上,以书法入画,实践并发展了其水墨技巧。邓春的“画者,文之极也”等理论已将“文”与“画”紧紧结合在一起,是系统的文人画理论,对文人画在以后的发展上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此时,苏轼提出的“士人画”概念又使文人画向更成熟迈进了一步。
苏轼强调绘画抒写主观情感的功能,主张诗画相融相通,要求作品有诗的境界,物象有活的精神,是宋代文人墨戏的创导者与实践者。他的传世作品《枯木竹石图》,绘干扭枝曲的枯树,若挣扎伸展,坚硬顽强;虽笔墨不多,却有孤傲险怪之气,与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抒写了胸中的磊落不平。
这些年辗转回国的顶级国宝
宋米芾《研山铭》手卷
2002年,孤悬海外多年的国宝级文物,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行书《研山铭》被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从海外征集回国,终于结束了漂泊生涯。当年,《研山铭》由国家文物局出资2999万元收购,并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代为保管。这是国家设立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后收购的第一件珍品。
圆明园牛首、虎首和猴首三件铜像
2000年5月前后,香港文物拍卖会上公开拍卖几件圆明园文物,其中三件是西洋楼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上的牛、猴、虎生肖铜头像。在拍卖会上,最终虎首铜像以1400万、牛首铜像以700万、猴首铜像以740万成交。令人稍感欣慰的是,这三件圆明园珍宝均被中国两家公司买下。目前,牛、虎、猴、猪、马5件青铜兽首已分别在2000年、2003年和2007年由爱国人士出资抢救回国,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唐韩滉《五牛图》
《五牛图》是韩滉作品的传世孤本,也是为数寥寥的几件唐代纸质绘画真迹之一,还是中国美术史上现存最早的纸本绘画真迹。入宋以后,它一直被珍藏在皇宫内苑之中。
临安被攻破后,《五牛图》仍在赵宋皇室后裔手中收藏,后转至书画家赵孟頫手里。清兵入关后,《五牛图》一度下落不明。后乾隆大肆搜集天下至宝,《五牛图》随着一大批宝贝一起入住清宫,并被载入大型书画典籍《石渠宝笈》中。
一百多年后,八国联军的铁蹄践踏北京城,《五牛图》被劫出国,漂泊海外长达半个世纪。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才被香港汇丰银行的吴蘅孙买到。后来,吴氏濒临破产,要把这件珍宝拍卖。香港的一位爱国人士将此消息写信告诉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于是给文化部下达了批示,立即组织专家赴港,鉴定《五牛图》确系真迹。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以6万港币买下,并交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综合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浙江新闻、腾讯新闻
编辑:钱家跃
责任编辑: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