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读书日,“新时代文学写作与出版”研讨活动在杭州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首日举办,由“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文学书写工程发布暨签约和“文化地图·书香中国”——新时代文学写作与地域文化对谈构成。
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虞文军介绍,该工程将聚焦“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文化带,组织邀请国内多位作家共同打造更多精品力作。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徐则臣,江弱水、赵柏田等作家作为首批签约作家,浙江文艺出版社总编辑王晓乐作为出版社代表,双方现场签约。
王旭烽相信每个地域都会产生超越地理进入文化基因的珍贵产物,浙江孕育出的茶文化可以辐射全国、全世界,乃至全人类,30年来致力于茶文化传播与推广,她笔耕不辍创作《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望江南》,集结成“茶人四部曲”。
作家叶舟表示,一个人的生活写作,常需一枚“图钉”,将自己钉在某个地方,他的写作便是立足西北。为了新作《凉州十八拍》他策划“十八少年下凉州”活动,邀请全国十所高校共十八名文学博士走进故事发生地,走出纸质书,走出边界线,让小说文本走入大地。
书写“黄河故事”的作家邵丽认为,生活和情感不可或缺。任何地域的写作,都必须要有情感,有温度,带着真诚与热情,才能创作出打动读者引起共情的作品。在赵柏田看来,“江南”有着丰富内涵,既古典宁静,也变动开放。他感慨,家乡的河流再小,也是哺育自己的母乳;家乡的山峰再低矮,也是望向世界最初的坐标。“作家应当有两个故土,一是肉身的,一是精神的,而语言是作家精神上永恒的故乡。”
儿童文学作家汤汤强调了儿童文学在新时代写作的价值与意义,帮助孩子理解认识这个世界,发现童年的力量。而以地域文化为背景书写作品,会更真实饱满丰沛。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希望作家们以“江南山水”为方法,创作出具有中国气派、现代文明的作品——提倡“山居文明”概念,从《富春山居图》出发,重建文学不可替代性;建立“兰亭美学”,将书香中国落入实地,以流觞美学孕育出不负时代、引领时代的文本;承担南方使命,重建江南的人文感、历史感,重新发明当代美学。
“文学作品总会打上时代的烙印,这是对作家观察生活,提炼生活、表现生活能力的考验。”评论家潘凯雄提出,文学创作和地域文化的联系是天然,隔不断的,不是要不要表现,而是表现得好不好的问题。
“世界上各种香味都有它的魅力,也是不可解释的,‘麝过春山草自香’当书名,不是飘飘渺渺的花香,而是实际地让你感觉到生活的真实性,让我觉得文字里有很神奇的世界。”在上海九六广场上海书城,82岁散文作家张晓风携新作《麝过春山草自香》分享文学故事。
《麝过春山草自香》收录张晓风近年来新创52篇散文作品,一粥一饭、一茶一花、鸟兽草木、人情世故……《在D车厢》自叙搭乘英国火车时遥想《自己的房间》与伍尔夫,《坎特伯雷故事》中的巴斯妇人和作者乔叟,宛如一场宁静的英国文学之旅;《一篇四十年前的文章》写四十年后亡友的侄孙因她创作的悼友文章跨海而来,专程向她殷殷致谢,在感伤中又仿佛昨日再现。
书名中有个字令她很着迷:“自成一个部首的 ‘香’字,如果去查部首,就把它分为‘禾’和‘日’字部,上面的禾就是黍,指小米,小米成熟有一种香味,我们农业民族对香的了解,和法国人种玫瑰花做香水的‘香’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跟食物有关。”在张晓风看来,“麝过春山草自香,只要走过,香就会留下来,春山里就有一个香味,这里也有象征意义。我们在世界上所做的美好的事情,都会留下来,给别人影响。”
她认为,散文就是“你在一个世界里头,看到有可贵的、说不出来的什么,就把它记下来了,不见得有什么大不了的情节,也不见得有男女主角轰轰烈烈恋爱,但又是那么隽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她,希望用恳切质朴的文字传递更多真善美。
如何引领更多读者和学子从经典中汲取力量,传递真善美?“诵读可爱中国 歌咏美好生活”师生共读红色经典主题活动,走进学悦风咏书社,虹口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的师生在“行走的红课堂”中,成为传承红色文化的阅读者,发扬红色精神的行动者。
从开学第一课“红课润心 红馆启航”,到“革命场馆赞英烈红色基因传少年”清明祭英烈主题,“红色研学”的课堂从校园移到红色场馆,再到书社。主题分“致敬”“咏怀”“传颂”三个篇章。在左联纪念馆馆长何瑛的领读下,师生代表共同诵读臧克家《有的人》《先烈》拉开“红色经典诵读会”帷幕。师生们用闻一多《一句话》、艾青《我爱这土地》,《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等,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徐历与学生朗诵《生活是多么广阔》,华东师范大学王意如教师领读《《可爱的中国(节选)》等,接力传递出爱国强音。
作为“鲁迅小道囡囡讲”系列延续,活动立足“红色经典”,以“师生共读”为突破口,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化氛围,也是学校充分发掘红色育人资源,用好社会大课堂,通过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方式开展红色综合实践,引导学子赓续红色血脉,汲取成长力量。不少同学感叹,诵读后对诗歌又有了深入理解,发现经典值得反复读,真切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