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
上海是中国近代文化发展与传播的中心城市,20世纪三十年代波澜壮阔的左翼文化运动在这里发祥,令人瞩目、影响深远。中国左翼文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战略的发端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红色文化的重要资源,融入了上海城市文化的血脉。其形成的先进文化传统,影响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文化进程,推动了中华现代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民族文明的创新。
左翼文化运动是一座红色文化丰碑,成为激励和鼓舞我们在新时代不断砥砺前行、创造文化新辉煌的丰厚历史资源和巨大创新动力,左翼文化运动开创并形成的优良传统,值得我们珍视、继承和弘扬。
电影《风云儿女》剧照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重视先进思想的引领作用。
左翼文化运动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1929年6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通过《宣传工作决议案》,会议决定由党直接领导文化工作,其标志就是成立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委”)。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虹口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个文学组织,也是中国共产党有组织、有纲领地领导宣传文化思想战线斗争的起始。
1930年10月,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简称“文总”)成立,成为党领导文化团体的有力抓手。左翼文化组织很快在世界各地设立了分盟或小组,由此掀起了30年代声势浩大的左翼文化运动。从此,中国革命斗争文化战线的一翼得以形成。
历史证明,党的领导是先进文化引领作用得以发挥的根本保证。以左翼电影为例,当时在党中央负责文化工作的瞿秋白预见到发展电影的重要性,指派左联作家夏衍、钱杏邨、郑伯奇三人进入电影界,成立党领导下的“电影小组”,团结了一大批电影界人士,逐渐形成一支强大的左翼电影队伍,改变了上海电影市场被美国好莱坞电影和本土武侠神怪片占据的局面,创造了中国电影的高峰。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有序有力的组织架构指导文化实践成为中国共产党文化战略的发端,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步步主导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也从此创造了中国文化的全新面貌。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这也是对左翼文化运动的高度评价。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第一次把文化发展纳入到党的总体战略布局之中,这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第一次成功的重大实践,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电影《马路天使》剧照
二是发挥文艺社会功能,开创“文艺大众化”的创作方向。
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阵营,高度注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大量翻译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鲁迅认为这是“从别国窃得火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思想、文艺大众化运动,成为30年代文艺思想的主潮。左翼文化运动直面那一时期各种文化思潮和流派,展开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大论战,阐明了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其在创作主题上反帝反封建,在题材上反映无产阶级大众现实生活,在情感上为底层人民摇旗呐喊,成为干预生活、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
受30年代世界性的现代主义创作影响,现实主义和“文艺大众化”成为左翼文艺的创作方向和标尺。左翼文艺坚持现实主义,更多的是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创作手法上仍然是开放的。左翼文艺提倡文艺大众化,强调作品要被大众接受、为大众服务。这一理论和实践对延安文艺、解放区文艺和新中国文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现当代文艺的重要创作理念。
面对30年代复杂的文艺局面,左翼文化运动坚持理论探索、坚守批判立场。左翼理论家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姿态,反对脱离时代与现实的“纯艺术”,不赞成一味追随模仿西方现代派艺术,认为艺术应当介入现实、反映现实。不仅在文学、戏剧等领域,鲁迅所倡导的新兴木刻也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发展壮大,结出了文艺大众化的硕果。
在中国共产党武装革命遭受挫折时,左翼文化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左翼文学逆势上扬,力压京派文学、海派文学等流派,占据了中国文坛的主导地位。一批代表性的名家、一批重要的名作开始涌现。1933年《狂流》《女性的呐喊》《春蚕》等左翼电影陆续登上银幕,产生了巨大反响,这一年被称为“中国电影年”。1934至1935年影响最深最广的左翼电影还有《渔光曲》《桃李劫》《风云儿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进步影片。田汉、聂耳创作的《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电影《渔光曲》剧照
三是秉持世界眼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断推陈出新。
左翼文化运动承接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同时深受世界文化思潮的影响。30年代世界性的左翼思潮,特别是苏联、日本左翼思潮在中国得到迅速传播。鲁迅、茅盾、夏衍等一大批左翼文化人,与国际左翼阵营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也极其注重与世界的文化交流。
左翼文化与当时世界的文化潮流同步,与世界文艺的发展方向一致。1930年上演的左翼话剧《西线无战事》改编自德国作家雷马克1926年创作的小说,同年,根据这部作品改编的电影也被搬上银幕;另一部影响很大的左翼戏剧《炭坑夫》,虽然是英国弥尔顿夫人发表于1909年的作品,但在1930年的国际文艺界也正掀起第二波热潮。
在翻译国外优秀进步文学的同时,鲁迅积极把当代短篇小说译介到国外。1934年,鲁迅和茅盾共同编选的《草鞋脚》,就是把当代作家的短篇小说翻译到国外出版。
文艺思潮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创作方法的主导。但左翼阵营并不排斥其他流派,并在创作上吸纳融合。这使得左翼文艺成为30年代文艺先锋,不少作品显露出很强的创造性和实验性。
左翼文化运动一方面汲取外国文艺养分,同时也不忘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养料。木刻版画在向国外木刻艺术借鉴的同时,也向汉代画像学习。30年代以降形成的历史小说创作高峰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鲁迅的《故事新编》得益于鲁迅为研究中国小说史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更是鲁迅“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鲁迅《文化偏至论》)的文化观念在创作上的体现。鲁迅在《论“旧形式的采用”》中提出的,“旧形式的采取正是新形式的发端”的辩证思想至今读来依然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芒。
鲁迅《故事新编》手稿
四是开展文艺评论,扶植新人成长,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文化人才。
左翼文艺运动在建设马克思文艺理论思想的同时,注重文艺评论的开展,涌现出鲁迅、瞿秋白、茅盾、冯乃超、冯雪峰、周扬、胡风、钱杏邨等一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和评论家。他们大都身兼创作和评论工作,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翻译家,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家。他们的评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创作的繁荣,也初步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体系。
青年是文艺创作的主力,鲁迅作为左翼文化的旗手和主将,通过文学、木刻等艺术形式,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文艺青年,为上海文艺界积蓄了青年力量。萧军、萧红到上海后,得到鲁迅等左翼人士的大力扶持。1934年11月30日,萧红、萧军在内山书店与鲁迅第一次会面, 12月19日,鲁迅特意将萧红、萧军介绍给茅盾、聂绀弩、胡风等左翼作家。此后萧红、萧军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八月的乡村》《生死场》两部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小说以“奴隶丛书”名义,分别于1935年8月和12月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鲁迅为两部作品作序,小说出版后在文坛上引起巨大轰动和强烈反响,两位年轻作家一举成名。
全面抗战爆发后,左翼文化界人士纷纷奔向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奔向大后方,成为文化机构、文化组织精英人才的主要来源。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文化界代表,四分之三以上参加过左联或左翼文化运动。抗战胜利后,延安大批文化人奔赴新解放区,又开辟新的文化战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回顾90年前发端于上海的左翼文化运动,总结左翼文化运动形成的优良传统,可以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文化新辉煌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黄昌勇(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邵岭
电影剧照均由上海电影博物馆提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