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是北京冬奥会最早开始的比赛项目,混合双打循环赛2月2日就拉开了序幕;冰壶也是最晚结束的项目之一,女子金牌将在最后一个比赛日产生。由17人组成中方制冰团队早早就来到赛地北京,1月16日进入闭环,翌日开始工作,为汇聚于北京的世界顶级冰壶选手们制作出最高标准的冰壶场地。
在比赛的绝大部分时间内,制冰师都隐藏在幕后。这份“不为人知的工作”有什么特别之处?作为中方制冰团队的制冰师,来自上海市冰壶运动协会的张芷源向本报记者讲述了其中的苦与乐。
“绿色奥运”理念体现在制冰工作中
奥运标准的冰壶场地是如何制造的?张芷源告诉记者,为“冰立方”制冰不同于普通冰壶场地。冰壶国际赛事场地要求一届比赛做一次,哪怕是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之间只间隔不到两周时间,冰壶场地也需要在冬奥会结束后立即融化,然后为冬残奥会重新制冰。
“普通冰壶场地一般七八天就能制好,”张芷源说,“但‘冰立方’场地的制冰耗时要长得多。”去年10月,张芷源来到“冰立方”制作冰壶推广场地,“我们本以为时间绰绰有余,来了之后才知道情况完全不一样。那次,我们几乎每天熬夜,连续工作了几个通宵才顺利完工。”
据张芷源介绍,为了践行绿色奥运的理念,“冰立方”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后还要变回“水立方”,为了更好地实现冰水转换,“冰立方”的制冷方式很特别:普通冰场的制冷装置永久性地铺设在地下,制冰师在水泥地上制冰;而“冰立方”的制冷管则铺在水泥地上方,只有先将制冷管冻住后,才能在其上制冰。
制冰的第一道工作是在制冷装置上方铺设1.5厘米厚度的底冰;然后在底冰上一遍遍喷漆,让冰面呈现出转播中所看到的白色模样;接着,在白色冰面上画出比赛用的红蓝实线;在此基础上,再做3厘米左右厚度的冰,这样就大抵做好了一块奥运冰场。
“做场地前期,我们一天要走三四万步。”张芷源说,“日常修冰维护,每天怎么着也要走两万步。”制冰师的工作不只是制作场地,日常维护冰场也是分内之事。每场比赛开始前,修冰、打点、推nipper(即推掉冰点顶部的小尖尖)、推壶(即用冰壶在冰面上走一遍)都是制冰师的工作。完成整套工序,每位制冰师需花费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与其他冰上运动不同,冰壶比赛需要凹凸不平的冰面,因此,“打点”就成了冰壶场制冰工作中最特殊的一个环节。制冰师如同“撒农药”一样在冰面上均匀喷洒水珠,水滴结冰后,就形成了点状麻面的冰面。
比赛开始后,制冰师也得枕戈待命,以防发生意外事件。如运动员在场上喝水,不小心将水滴在冰面上,制冰师此时就要立即走上前台——待水滴稍稍冻住,再用冰铲将其铲走,接着用“打点”工具补一些冰点,以保持场地的“滑涩度”。
制冰女孩见证中国冰雪运动之梦
制冰师的工作不仅是个精细活儿,还非常耗费体力。对于一位27岁的女生来说,这份工作很不容易,“脏活累活比较多,工具很重,冰场很冷。有时候,要在零下6℃的冰面上连续工作16到18个小时。”哈尔滨姑娘张芷源豁达地总结出这些困难的“优点”,“这样工作能瘦呀!”
从英国读完硕士回国,张芷源在择业时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但因为对冰壶运动的热爱与执着,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成为了国内首位女性制冰师。
从2010年高中时期作为运动员开始练习冰壶,这位姑娘就爱上了这项运动。2016年赴英国修读体育管理硕士学位,她一直在寻找机会参加冰壶运动。有一次去苏格兰参加比赛,张芷源遇到了世界顶级制冰师马克·凯伦。“从那时起,我开始思考能否以制冰师为一生志业。”张芷源说,毕业后,她曾到世界冰壶联合会实习,也在此期间参加了欧锦赛、世锦赛等多项国际大赛的制冰工作。2018年回国后,张芷源通过人才引进受聘于上海市冰壶运动协会担任冰壶教练和制冰师,她梦想中的职业生涯正式起步。
张芷源的成长也见证了国内制冰团队的发展。“在我上高中时,国内还没有一位制冰师,到这次北京冬奥会,我们已有十六七人的制冰团队。”这一次,中方制冰团队将与包括马克·凯伦在内的三名外籍制冰师一起合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制冰服务。“现在中国制冰师队伍都比较年轻,我们都是第一次服务于奥运会这样顶级的赛事。”圆梦冬奥的张芷源仍未来还将继续追梦,“这是一个靠经验不断积累的职业,未来,我想成为一名世界顶级的制冰师。”
作者:吴姝
编辑:谷苗
责任编辑: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