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闫文港为中国钢架雪车队首夺奥运奖牌,而在12日举行的钢架雪车女子比赛中,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开幕式旗手赵丹也展现了自我。这位19岁的小将以4分09秒52的总成绩排名第9位,另一名中国选手黎禹汐获得第14名。这是中国女子选手首次参加冬奥会钢架雪车的比赛,能有此成绩已属不易。
从一片空白,到成绩有了明显进步,钢架雪车队的飞跃背后,其实有着“秘密”——全方位、高水平的科技助力。作为中国钢架雪车队科研团队负责人之一,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高炳宏如此还原团队每一天的工作流程——
清晨5点多起床,调好每一位运动员的营养品,看着运动员喝完之后立即采血,然后测试血红蛋白、尿素、皮质醇等各项生理数据,运动员随后去参加上午的训练;训练过程中,科研团队赶紧汇总检测结果,并与教练员讨论,确定每名运动员的身体情况,以及前一晚休息后的恢复情况;午饭前,根据每名运动员的训练量和身体情况确定饮食标准,蛋白质、肉类、红蔬菜、绿蔬菜各要摄入多少,都要制定出明确的数据;运动员们午休时,科研团队继续统计上午训练时检测出的身体和技术数据,并及时反馈给教练组,以便了解选手上午的训练质量;如果下午还有训练课的话,那就一切再重来一遍。
“虽然统计数据这份工作本身并不复杂,但难点在于数量庞大,以及不能出错。”高炳宏告诉记者,在完全形成默契的情况下,教练团队将根据科研团队提供的数据为运动员安排训练量和训练内容,“比如我们早上测出来的生理生化指标显示运动员昨晚没休息好,那么就应该减量。然后我们再根据教练团队的训练量来制定每名运动员的食物摄入量,吃多吃少都不行。此外,我们科研人员晚上还要给运动员们熬汤,早晨、中午、晚上该喝什么汤,也都有相应的标准。”听着高炳宏以极快的语速说着这一切,仿佛身临其境般体验到了他们在钢架雪车队的忙碌工作。
以上不过是科研团队在日常训练中的工作状态。面临重要比赛,如正在进行的北京冬奥会,整个科研团队更是要为每一名运动员制定好长期准备方案。“就说现在的冬奥会,我们从几个月前就进入了准备期。运动员在每一天里应该实现多少训练量,饮食应该如何调整,身体指标在某个阶段应该达到怎样的水准,一切都有详细且周全的计划。”高炳宏表示,科研团队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运动员们把最好的状态留到冬奥会比赛开始的那段时间,“以前教练员可能更多地凭借经验来进行调整,但多少会出现偏差。现在借助了科技力量将一切数据量化后,出现偏差的概率就会大大减少。”
作为中国钢架雪车队夏训常驻基地,上海体育学院相关团队在高炳宏的带领下为队伍提供了多方面的科技攻关服务,自2019年至今先后有20余人参与,为钢架雪车队建立了体能、技术、康复与医疗、身体机能监控与恢复、营养、心理等全方位保障体系。
硕士研究生田广、夏鹏宇和姚学武担任钢架雪车队的体能教练,他们根据不同训练阶段的总体目标,负责协助主教练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重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案,有效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优化跑动动作模式,改善体能储备水平,为向快速推橇能力的转化提供坚实的体能基础;博士研究生龚敏和朱欢是队中的科研人员,他们协助建立了运动员体能档案,诊断和评定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变化和训练效果,此外还对运动员的推橇动作技术进行生物力学特征分析,以优化动作技术,进而提高竞技水平;队伍身体机能监控与恢复团队则由博士研究生朱欢和龚敏组成,他们通过血常规、血尿素、肌酸激酶、睾酮、皮质醇等血液指标和竞技状态综合诊断系统精准评价运动员机能状态,为教练员调控训练负荷提供帮助,训练结束后他们还为运动员制定高压氧、液氮冷疗等恢复计划,帮助运动员实现疲劳快速消除,为快速恢复体能提供保障;此外,博士研究生李姝桦担任团队心理咨询师,在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备战冬奥会的过程中,通过行为观察、行为测试、心理量表、面对面访谈、生物反馈训练等,从多个层面提取和整合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和心理状态的核心因素,实现为运动员及时排查和干预潜在的心理问题。
高炳宏告诉记者,在奥运会上拿金牌非常难,这是一项系统而且复杂的巨大工程,也正因为此,利用各种科技手段来分析监控运动员的身体指标和技术指标,更准确地捕捉选手的各项状态,变得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有非常深刻的感受。以前我们经常是一个科研人员管一支队伍,但现在我们经常能看到一支队伍有十多位科研人员提供服务。以钢架雪车队为例,科研人数就有20人之多,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状态。”高炳宏表示,也正是因为国家如此重视科技助力,才让钢架雪车队的成绩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科技助力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培养更多的体育科研人才,有更大的舞台正在等着他们。”
作者:文汇报特派记者 陈海翔
编辑:陆纾文
责任编辑:沈雷
图片: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