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体验了一把邮轮游,在我们,是一种从所未有的经验。所乘坐的美国邮轮可称豪华,处处营造着嘉年华的气氛。由娱乐到健身,设施一应俱全;各种节目的安排,令游客应接不暇。而我们,较之对同团乘车、同桌用餐的“旅友”,印象更深的,却是餐桌侍者的体贴周到与绅士风度,客房清洁人员的尽职尽责。用餐时相邻几位东北游客,听言谈像是做酒店生意的,慨叹着达不到人家的服务水准——能由异国同行那里感受触动,在他们,也应当不虚此行的吧。
邮轮上随处可见美国的文化符号;剧场演出的好莱坞金曲、百老汇歌舞,船舱内展出的经典老照片,无不提示着这是美国。更老少咸宜的,是使用肢体语言的冰上舞蹈,意境梦幻。船上有一处在教授健身操,不但吸引了年轻女士,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也不由得动手动脚。你不难察觉,这艘美国邮轮正在极力与中国“磨合”。四层餐厅与赌场间帆船酒吧的一角,有一台天蓝色的钢琴。你在某天晚餐后,会见到一位形象可亲的老者,弹奏着中国人熟悉的歌曲,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到《月亮代表我的心》。于是,一些中老年游客围了上去,合唱,与弹奏者合影,一派温馨。既鼓励“亲子游”,就有开放给儿童的游乐场。室外泳池与室内按摩池外,另有满足攀岩爱好者的设施,甚至篮球场与微型高尔夫球场。宽阔的甲板上,休闲椅外,尚可进行类似冰壶的运动。某夜“皇冠大道”上的迪斯科舞会,游客离船前夜那条“大道”上的狂欢,应当是设计中的高潮,场面想必火爆。只是我们未身临现场而已。这艘美国邮轮也像是一座“梦工厂”——当然是“美国梦”。也因是美国,一入公海,仅有的两个中文电视频道关闭。除非你有英语能力,否则只能暂时困在信息真空中。而足球世界杯鏖战正酣,令人不能没有牵挂。
更出我们意表的不是奢华,而是未曾在这艘巨轮的任何地方遭遇“保安”。一定有安保措施,只是具体实施以不破坏你的游兴为考量而已。除了“机房重地”(你甚至没有见到这字样),你似乎可以在船上的任何一处游荡,不必担心监视的目光。那些空无一人的酒吧,典雅的小客厅,顶层精巧别致的小教堂,你均可独享一份宁静。较之售卖手表、首饰人头攒动的摊档,人声鼎沸的剧院,我对这种所在更有留恋。在一艘盛载了三千多名游客的巨轮上,这种小空间似乎显得奢侈。这或也是美国人的“商业头脑”不及中国人精明处。
五日海上,从朝至暮,由船尾到船头,多少满足了两个生长内陆、平原的游客对于海的向往。看远海的雾,入夜的灯,尤其着迷的,是撞碎在船边的浪,细看竟精致如蕾丝。要面对阔大如许的境界,你的那些碎屑的烦扰才显得多余。当然,作这类反省,不面海也能。只是我们陷在日复一日的庸常日子里,积习难返罢了。
旅行社发放的材料中,“经典畅游之旅”中的济州,据说“素有‘韩国夏威夷’之称”,因“奇岩怪石与秀美风景”而有“浪漫蜜月之岛”的“美誉”,是诸多韩剧的拍摄地;该岛的城山日出峰,则是“不可错过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不足一天的济州行程中,包括“城山日出峰”在内的两个景点,仅给了游客一个半小时,却让他们将两个半小时消耗在了免税店。同车的老人对这样的安排有异议,韩国的金姓导游竟然说:“你们是来体验邮轮的,要来韩国旅游就自由行去!”
无论釜山还是济州,免税店外无不游荡着大群中国游客。据我的观察,邮轮上的游客至少半为老人;其中有一些,是由在京津工作的儿女购了船票“孝敬”老人的。这些衣着寒俭的老人似乎没有机会形成新的消费习惯,对邮轮的豪华尚且未见得适应,何况大把花钱购物!餐桌上有享用旅行社内部福利的游客,说韩国并无可游,来这里只是为了购物,而且要购高档消费品才值得。我想到的是,何不为这类乘客开通韩国购物游?中国游客“扫货”的疯狂,已成国外一景。为避国内同类产品的高价位,购物客据说已由香港移师韩国。那么下一站该是何国何地?中国人出境购物由来已久,我们的商业机构似乎仍无意于让利,以留住这些买主。
据说泰国是“微笑的国度”(当然街头、广场的抗议者除外),我在韩国的有限时间里,却绝少看到微笑,无论冷饮店的女店主,还是旅游大巴的司机。我尝试着向大巴司机示意,他却冷着脸将手一挥,将我挥进车厢里去。我无法想象在日本会受到这样的对待。无论内心有怎样的轻慢,日本人也会将你所购买的服务做到无可挑剔;若因服务不周引起了你的不快,他们不难将九十度躬鞠下去。
我曾因学术活动到过首尔,留在记忆中的,除了首尔大学校园的老建筑外,另有那条保留着汉字店铺名的老街;街边的水泥花池中,竟是秀了穗的小麦,令人顿时嗅到了乡野的气息。也曾在辽宁的盘锦看到当地将芦苇用于城市绿化,觉得妙不可言。那次在首尔,应邀到一对韩国的学者夫妇家做客,吃烤肉。印象更深刻的,却是一家小店里的茶饮。那小店里塞满了“老物件”,既古旧又时尚,有一种私密的气氛,适于友朋或家人的小聚。那也是我第一次喝韩国的大麦茶,以及其他不知名目的“茶”——韩国人将我们意想不到的食材做成了饮品。较之该城的民俗博物馆,倒是偶尔所见路边售卖各色粮食的衣着整洁的农妇,让我至今还记得。地铁口撞见一队赶赴某地的防暴警察。当地人对此似乎司空见惯。陪同我们的韩国人说,那些小伙子或许不久前,还是抗议活动中的大学生。由首尔的经验看,韩国导游的说法也不全错:要真的“进入”一个国家,还是要自由行的吧。只是和我同船的众多老人,并非都有这样的机会与条件。如若他们此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到这邻国,那么他们带回的记忆是什么?
邮轮的经营者或许高估了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五天里我发现,邮轮上各种特色酒吧几无生意。即使那些在免税店里一掷千金的豪客,似乎也无意于享用酒吧中的优雅与浪漫。他们很实际。赌场的生意也应不如预期。或因中国对博彩业的管控,游客大多不熟悉那些花样繁多的赌具。倒是全日开放的免费餐饮,不乏饕餮之徒。直到离船的前一天,还看到有人将大盘的水果端回房去。离船前没有我们这里例行的查房,看房客是否“顺”走了什么东西。我猜想邮轮一定会为此付一点代价:他们是否将此作为了必要的损耗?被信任毕竟是美好的事,也要我们自己配得上这种信任。
据我看来,这条邮轮上,高档消费品的买主并不占太大比例,更多的游客选择邮轮出于好奇,以及对韩国的兴趣。那些老人除了体验邮轮,也如旅行社的材料所示,认真地将韩国作为了“旅游目的地”。邮轮满足了他们“生活在别处”的期待,韩国却遥远依旧。回船前看到“济州欢迎你”的横幅,想到是否应当改为“济州欢迎你购物”?起锚时韩方导游打出预先准备的标语,是感谢中方旅行社的。对这利益相关方,他们的确应当感谢。
即使邮轮这种形式的确方便老人,邮轮的设施、服务都无可挑剔,我仍不敢向我的朋友熟人推荐,除非地面上的“经典畅游”能名实相副。由国外报道得知,全球邮轮商正在争抢中国游客;中国也意欲加入这一轮的商业竞争。竞争的利器,或许就有低价位,以及与此配套的低服务品质,以及处处防范、设禁,当然更有与免税店之间放肆的利益交换。陌生的东西到了我们这里,总不免变了味道:希望这一回是个例外。
文/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