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蓄势,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张江药谷已发展成为全国医药研发资源高地,生物医药创新人才集聚,形成了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集群,新药研制走在全国前列。(资料照片)
从0到1,沪上生物医药产业“十年磨一剑”。2018年,首个全程在中国研发的Ⅰ类新药呋喹替尼获批上市,加速国内医药企业从抗癌药物的仿制向创制转变;国际首创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GV-971)顺利完成临床Ⅲ期试验,标志着研制迈过了最关键的一步……
手握研发优势这张王牌,一条未来的加速度曲线已经谋定:从1到100,上海将坚持研发与制造并重,布局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增加规模,提升能级,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
增强原始创新厚度
上海已具备研制重量级新药实力
从“天上飘”的科学概念,到经过科学验证形成创新技术,再到落地为“闪亮”的创新产品——在投入大量资金和人才等资源的情况下,创新药的研发周期通常也要十年。在张江,有这样一群耐得住寂寞的科学人,全力以赴做创新药,也懂得如何把它做好。经过多年蓄势,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张江药谷已发展成为全国医药研发资源高地,生物医药创新人才集聚,形成了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集群,新药研制走在全国前列。
生物医药既是关系亿万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民生大事,也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高质量仿制药可以用来解决药品可及性,而那些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就得依靠创新药。在全球处方药市场上,创新药占据着70%的份额,20%是孤儿药,10%是仿制药。”扎根张江多年的华领医药CEO陈力告诉记者,创新药的市场其实很大,要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离不开创新药的研发投入,而这正是张江的优势。
坚持做创新药的研发,上海在“从0到1”的过程中持续积累优势,不断增强原始创新的厚度。
同样在张江药谷,爱科百发生物医药公司研发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新药正渐入佳境。该药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Ⅱ期临床试验已接近尾声,预计2020年获批上市,有望成为全球首个特效抗RSV感染的产品,填补市场空白。爱科百发CEO邬征表示:“一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以上的创新药就是‘重磅炸弹’,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已具备参与这种竞争的实力。”
加快布局提升集聚度
产业新基地力争明年有项目落地
华领医药开发的2型糖尿病新药Dorzagliatin(HMS5552),作为中国首个新机制新结构的Ⅰ类新药,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提出糖尿病个性化诊疗理念,专门针对中国和欧美糖尿病患者发病特点,采用一靶多点的人体血糖系统功能调节手段进行治疗。目前,HMS5552正在国内开展两个Ⅲ期临床试验,有望2020年在国内上市。
除了部分外包合作外,华领已经在布局自己的制造能力,为后续主要产品的商业化上市和持续供给做好准备。对于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如何继续做大、做强,陈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从提升金融投资环境入手,生物医药企业离不开资本助力,早期专业风投更扮演着关键角色;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更多创新药项目在上海布局生产。
陈力表示,打通全产业链、提升集聚度,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有我们华领一家还不够,期待张江能够诞生出10家、20家华领,形成生物医药企业创新集群。”
“我们要更多地把Ⅰ类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等优质项目留下来。”浦东新区相关负责人透露,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张江药谷将提质扩容,全力支持有扩产需求的优质企业,而新场、合庆等新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也会加快启动建设,2019年力争有项目落地生根,尽早开花结果。
力促全产业链联动
药谷内估值5亿元以上企业达60家
如何借助研发优势,提升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能级?在邬征看来,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集聚:“拿新药研发来说,整个过程不仅需要金字塔尖的科学家,还需要各种生物学、化学合成等领域的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
就在最近,张江成立了一个生命健康产业(孵化)联盟,力争促进全产业链联动发展。作为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凯先表示,依托生物医药产业研发优势和国际医学园现代医疗服务平台优势,张江为全要素集成的大健康产业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目前,张江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已达633亿元,占上海的37%、浦东的76%。在张江药谷,估值5亿元以上的企业已达60家,2017年园区企业融资额超过30亿元。
与此同时,上海计划在人才、金融等方面继续加码优化,包括通过发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引导功能,优化生物医药研发和产业化环境。
在上海实行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已经让华领医药省去了两年时间和上亿元的生产线投入,加快了全球首创糖尿病新药的上市步伐。“精于研发的企业可以专注于新药开发,深耕高端制药的平台企业专注于工艺研发和生产。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率先试行这种全新制度的张江,也将获得更快的发展加速度。”陈力说。
作者:唐玮婕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