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0科创走廊覆盖九个城市(区),去年GDP达到5.74万亿元。上图为建设中的松江区科创园区大楼。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上海何种企业能做到以占全市约2%的数量,贡献全市27%的地区生产总值(GDP)?答案就是:外资企业。以上海为据点和平台,辐射全球,已成为众多跨国公司的共同选择。截至去年底,上海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70家,数量保持全国领先。
松江区去年平均每天就有一个新设外资项目落户,G60科创走廊覆盖九个城市(区),去年GDP达到5.74万亿元,占长三角三省一市总量的近四分之一,协同效应显露。一边是向外连接全球网络,另一边向内辐射区域腹地,这两组高质量发展的数字,清晰勾勒出上海发挥“两个扇面”作用的生动画面。
“670家”: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在提升
前不久,位于上海自贸试验区金桥片区的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总部完成了一笔特殊交易:由沃尔沃中国总部负责签订采购协议,韩国工厂负责生产挖掘机,并直接从韩国装运上船运往万里之遥的尼日利亚拉各斯港。这种被称为“离岸贸易”的新模式,打通了跨境结算的瓶颈,使得企业总部虽设在上海,生意却能覆盖全球。
“离岸贸易境内结算之路走通了,这是地区总部结算中心全功能落地的关键一环。”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董事詹旭告诉记者,这一创新探索已经让公司离岸贸易额增长了4倍,预计今年带来税收超过试点前的5倍。离岸贸易的突破正是上海在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上下功夫的真实写照。
随着近年来开放型经济33条、外资研发中心16条等政策措施先后出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纷至沓来的同时,更在研发、设计、结算、物流等高附加值功能上持续拓展,能级不断提升。
眼下,这座城市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呈现“在上海,为世界”的新态势。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上海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70家,而亚太区总部累计达到88家;引进外资研发中心441家,其中亚太区以上研发中心65家。
“5.74万亿元”:区域协调发力在持续进阶
上海未来发展离不开加强区域协同,增强全球要素配置能力更离不开区域协同发力。作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G60科创走廊可以说是上海主动推动全面深化区域融合的一大重磅举措。
这条走廊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已实现“三级跳”,从最初的1.0版松江“一廊九区”到2.0版沪嘉杭三市,再迈向3.0版“一廊一核多城”,覆盖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个城市(区),去年GDP达5.74万亿元,占长三角三省一市总量的近1/4,研发投入达到1598亿元。
最近一段时间,G60科创走廊亮点频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上证G60科创走廊综合指数”和“上证G60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为长三角一体化和科创板两大国家战略找到“融合点”;打破行政区划对经济要素的“阻隔”,实现企业证照跨省“一网通办”,尝试跨省身份互认、电子证照共享应用等;改变产业雷同、减少重复布局和无序竞争,建立跨省分工协同创新的“产业联盟”……
“目前,已有不少新的城市希望加入G60科创走廊。”松江区副区长、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高奕奕透露,G60科创走廊已被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编制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有望成为这项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作者:本报记者 唐玮婕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