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艺术装置皆以图书作品为灵感,讲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故事。
在商场,如何正确打开“上海书展”?透过纸墨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展现形式,而艺术性演绎更有助于文学打开更广阔的天地。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将于8月14日至20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结合第16届上海书展,从昨天起,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现代书店、上海译文出版社联合静安嘉里中心,共同策划“日常之外,遇见好奇心”书展主题活动暨上海书展分会场。这一次,上海译文出版社与购物中心首度尝试跨界合作,不仅用艺术再造手法重新诠释书中故事,也为上海书展释放“溢出效应”带来更多探索空间,进一步增添文化社交的新可能。
在商场购物,与艺术相遇,有没有可能在两者之间再汲取一缕书香?充满人文艺术情怀的“高颜值书店”是一种方式,把书展搬入商场,用艺术化语言重新演绎,又是一种方式。
在2019年上海书展静安嘉里中心分会场,所有互动艺术装置皆以图书作品为灵感,讲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故事:走入商场,就能看到一个被称为“梦想开始的地方”的艺术装置,其灵感来源于艺术家对著名儿童文学作家E·B·怀特作品的理解——为纪念怀特诞辰120周年,在“怀特的书房”,能找到《夏洛的网》《精灵鼠小弟》等儿童文学作品的元素,通过艺术再造,让读者再次领略经典的魅力。这样的艺术装置散落在商场各处。“遇见自己的森林”以作家村上春树的经典之作《挪威的森林》为灵感,两位设计师联合打造出一间“村上春树的书房”。通过“书房”的六个“神秘窗口”,人们能观看到旋转的“黑色半身雕塑X音乐盒机械装置”,在沉浸式阅读新体验中再次聆听《挪威的森林》的经典片段;“创意遇见好奇心”则以《聊天记录》一书为灵感,用斑斓的年代感表达情感的交流。
▲创意遇见好奇心,读者可以在商场自由换书。(均商场供图)
上海书展是展示“上海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从“图书大卖场”到“文化大磁场”,短短一周之内,上海书展所积聚的高流量、高人气让人惊喜。
离上海书展主场馆只有一街之隔,静安嘉里中心最能感受到书展的“溢出效应”。过去这种“溢出效应”体现在经济效益上——每到书展,这里车库的停车位立马“一位难求”,餐馆、咖啡厅客流激增。但商场管理方思考得更多:上海书展会期只有七天,是否可以把这种文化交流的高人气引入日常,是否可以让书迷们找到更多的文化社交空间,深度释放文化消费潜力?
静安嘉里中心为8月策划了33场系列主题活动。昨天下午,村上春树多部小说的中文版译者林少华在现场和读者分享了翻译《猫头鹰在黄昏起飞》背后的故事。今天起,上海译文出版社还将在商场社群空间举办多场分享会,如聚焦童书经典《夏洛的网》解析如何精读英语原著,发布包括《挪威的森林》在内的村上春树九部代表作电子书上线计划。同时,面向儿童教育、白领健康等不同方向,商场还将举办魔法童书会线下活动、换书派对等互动活动。
记者查询2019年上海书展分会场发现,包括新华书店、大众书局、钟书阁、西西弗、言几又等书店已成为分会场主力军,而在这一轮上海购物中心业态调整中,这些书店大都已升级并入驻全市各大商场。有专家认为,相比集中式呈现的书展,书店及购物中心的空间更大,可延展性更强,是承接上海书展“溢出效应”的优质“容器”,发挥书展、书店与商场的联动效应,激发文化消费动力,让购物中心成为城市阅读空间的一部分,助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市民文化消费提质。
作者:本报记者 徐晶卉 许旸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