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书顾野王《玉篇》
今年是南北朝梁陈间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历史地理学家、文学家,被称为“江东孔子儒”的顾野王诞辰1500周年,沪郊金山亭林古镇是顾野王的先祖故里、平生重要游寓和著书立说之地,“传江南千年文脉,书人文不朽华章”顾野王文化主题研讨活动今天在金山启动,讲述“顾野王与金山亭林”的故事,重估顾野王对江南文化的影响与塑造。
顾野王的文化遗产
顾野王(519—580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在任梁太学博士时,奉命编撰字书,编撰成《玉篇》30卷,其时年仅25岁。《玉篇》为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后又一部重要字典,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其所著全国性地理总志《舆地志》,原书三十卷,既详考山川古迹之典故,又注明其文献出处,被誉为“集汉魏以来240家地理大成”,代表了南朝地理学发展的最高成就,被称为开中国地学体例先河的巨著。在唐宋时《舆地志》还有传本,后来散失,但历代很多著作从《舆地志》中引录文句,从中可以看出其对后世的影响。顾野王著述《舆地志》所在“读书堆”,如今已经成为“亭林八景”之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顾野王与上海的简称“沪(滬)”渊源甚深。古时,渔民普遍使用一种叫做“沪(滬)”的竹制渔具。顾野王在《舆地志》对“滬”作了细致描述:“插竹列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而没,潮落而出,鱼蟹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曰扈。”也就是将竹插在河流中编成栅,使随潮水而入的鱼蟹被阻拦于竹栅内,使渔民唾手可得。“扈”后来加上三点水,其后简化为“沪”,成为上海的简称。
值顾野王诞辰1500周年之际,金山区亭林镇人民政府在顾野王“读书堆”遗址旁,复修亭林书院、拓建文苑,建顾公广场、立顾野王雕像和野王诗碑,传承历史经典,重树宗师高风。
清华大学前校长顾秉林竟是“顾氏后人”
此次纪念大会邀请了来自各界的“顾氏后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前校长顾秉林,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和上海白玉兰戏剧奖获得者顾卫英等。大会上,不仅正式发布了《亭林顾氏支谱》,顾氏后人顾恒一还将其对顾野王的文化研究成果及珍藏书籍尽数捐于亭林镇:“我这样做,也算是追寻先祖,为亭林的发展和文化研究尽一份力。”
顾氏家谱
“顾氏家族与亭林可以说有‘不解之缘’。上海最早的顾姓就在金山亭林,是江东顾氏三族,顾雍、顾微、顾悌之一。顾野王因其先祖顾雍而来亭林定居,所居之地也正是顾雍故里。”上海顾野王文化研究院院长蒋志明讲解道。
会上,亭林镇正式与华师大江南文化研究院达成合作,共同筹建“华东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亭林基地”。
全新创作昆剧《江东孔子——顾野王》预计明年上演
国家一级演员、顾氏后人顾卫英倾情参与情景剧《鸿儒寻踪》,纪念先祖顾野王。以此次文化主题研讨活动为契机,顾卫英全新创作昆剧《江东孔子——顾野王》,预计于明年上演。
著名青年导演、作家韩寒也通过一个短视频表达了对此次活动的祝福。此外,上海市华侨书画院、上海海上书画院、金山区书法家协会创作的50余幅书画作品将在18日下午的“顾野王诗词书画展”上进行展出。
据悉,上海·金山顾野王文化主题研讨活动将持续三天,长三角地区部分院校机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倾情参与。以本场启动大会为首场活动,期间将开展专题研讨以及顾公广场、亭林书院、宝云阁、亭林史迹馆文化展示等,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亭林历史文脉,营造浓厚人文氛围,为亭林镇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拉开序幕。
作者:李嘉俊 宗晨亮 薄小波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