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二十六个“世界阿尔茨海默日”。市民政局宣布正式启动“上海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本市10个区28个街镇被列为首批试点单位。各试点街镇将因地制宜,按照社区的个性化需求,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全周期服务,营造关注、关怀、关爱认知障碍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友好社会氛围。
“失能失智重叠”已成为入院老人的普遍现象
近年来,随着上海逐渐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截至去年底,上海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503.2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4.4%。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达81.67万人。据不完全统计,上海认知障碍症老年人约20万人。
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企业对于认知症有更直观的感受。由于部分养老机构在收治老人时都需要进行评估,他们遇到的老人大多都是“失能失智重叠”。部分刚开始进来还算健康的老人,随着年纪渐大、脑功能逐渐退化,也开始逐渐往失智方向发展。一个失智老人需要家庭成员24小时全天候照料,对于家庭的负担极大。
在此背景下,上海自2017年开始连续两年将改建1000张认知症老人照护床位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并计划到2022年,将标准化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数达到8000张。为营造关爱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社会环境,上海启动首批10个区28个街镇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
建议设立“医养助理”,为认知症老人提供全周期服务
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期间,各试点单位将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认知障碍知识,提高社区居民对老年认知障碍的正确认识。通过开展“风险测评”, 掌握社区老年认知障碍人群的“底数”,进一步实施“早期干预”, 为认知障碍老年人提供非药物干预训练和早期照护服务。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要为认知障碍老人提供优质的照护服务,必须真正地将医与养结合在一起。爱照护运营总监闫金伟认为,可以在社区中培养一些“医养助理”,这一角色类似于国外的“照护经理”。当老人从医院出来后有短期康复、医疗需求时,这些“医养助理”就可以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
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过程中,各试点街镇还将通过为认知障碍老年人家庭提供心理慰藉、能力提升和喘息服务等各种方式提供“家庭支持”。各街镇还将陆续建立起来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设施,建立“社区老年认知障碍支持中心”,从而建立健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支持网络,形成社区长效支持机制。
据长宁区虹桥街道副书记郭凯介绍,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今年正式启用,该中心承载着两大重要功能——认知障碍特色家庭医生工作室、虹桥记忆家社区认知障碍家庭支持中心。家庭医生工作室主要完成认知障碍的筛查、诊断以及转诊等工作,并根据每位老人的情况制定健康管理档案。而认知障碍家庭支持中心祖耀负责进行认知功能的详细评估,并根据医生制定的健康管理方案,开展认知功能的干预、训练以及家属的照料培训工作。两者功能叠加后,将为认知症老人提供全周期服务。
【相关链接】
浦东新区:塘桥街道、洋泾街道
黄浦区:外滩街道、瑞金二路街道、五里桥街道
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大宁路街道、共和新路街道、江宁路街道、宝山路街道
徐汇区:田林街道、虹梅路街道、湖南路街道、康健新村街道
长宁区:虹桥街道、华阳路街道、江苏路街道、北新泾街道、新华路街道
普陀区:长寿路街道
虹口区:江湾镇街道
杨浦区:平凉路街道、大桥街道
闵行区:新虹街道、江川路街道、莘庄镇
松江区:中山街道、叶榭镇。
作者:王嘉旖
图片:文汇摄美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