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顾名思义,是保护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具体怎么做?是加大贫困地区人才开发、完善农民工人才市场?还是建立发展工农业企业、促进生产摆脱贫困?
现在,一些区域农产品资源丰富,但是整体经济不发达,这些区域的农产品资源的引入到大城市,也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扶贫方式—— 上海市对口帮扶地区“百县百品”入列产品评选活动第二场于9月21日在中山公园举办。一大批来自云贵地区的农产品进行了现场展示。
来自大理州云龙县的诺邓火腿和盐泥肉、来自红河州元阳县的梯田红米、来自澜沧县的普洱茶、来自孟连县的牛油果……“百县百品”活动通过分批遴选上海对口地区的100种特色鲜明、品质稳定、竞争力强、辨识度高的区域品牌农产品,指导当地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水平,稳定供应上海市场,形成上海消费者熟悉认可的扶贫产品和服务。既要富起贫困户的“钱袋子”,又要丰富上海市民的“菜篮子”,实现“上海所需,对口地区所能”的精准对接。
“红河哈尼梯田鸭生长在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境内没有任何工业,梯田鸭自然放养于高山梯田……生态绿色,品质俱佳”,入列产品评选会上,28位来自对口地区贫困县的县长、区长以及企业代表介绍了当地特色产品。
本市商业流通、媒体传播、市场策划、农业种养殖等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团及现场市民代表共同投票选出22种“百县百品”第二批入列产品。其中既涵盖红河梯田鸭、宣威火腿、茶花鸡等家禽类产品,也包括墨江紫米、皂角米等,还有金丝凤梨、库博芒果等水果,普洱茶、玫瑰鲜花饼等市民耳熟能详的消费品也脱颖而出。
投票评选标准除了“扶贫”特征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上海市场标准,所有入围产品全都经过严格审核,在准入标准明确规定需要有村级以上政府推荐信、符合质检、食品流通、卫生检疫等对接上海市场的严格要求。
“百县百品”不仅仅让上海扶贫协作与对口支援地区农特产品以献爱心的形式帮助它们“走出来”,更是从上海市场实际需求着手,打响品牌认知度和认可度,真正找到市场接受并且需要的产品,卖出去、卖得好、卖得长久。
近年来,随着东西部扶贫协作深入推进,扶贫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关注,资源愈加丰富,链条日趋成熟,立足上海大市场大流通,上海各区也创新了多种模式开展消费扶贫。比如静安区去年以来采取“线上销售+线下推广”策略,形成农产品“进商圈、进社区、进菜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地铁、进宾馆、进银行”的“九进”推广模式。
据悉,去年一年,上海蔬菜集团、阿基米德传媒、安信农保,携手在全市13个区开展“云品进社区、万家帮万户”系列扶贫推广活动,发动市民开展“爱心扶贫大礼包”订购,实现扶贫礼包认购金额3500万元,惠及贫困户2万多人
作者:汪荔诚
编辑:周渊
责任编辑:邵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