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陆家嘴论坛浦江夜话主题是“科创板一周年”。 本报记者 袁婧摄
110家公司发行上市,累计筹资额1274亿元,总市值1.71万亿元,日均交易额156亿元,上市股票涨跌幅中位数111.25%,两融日均余额86亿元——科创板开板一年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如今,这个中国资本市场最小的“孩子”正在释放着自己的活力,让科创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进入到一个换挡升级的新周期。
陆家嘴论坛举办期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与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合办“浦江夜话·科创板一周年”论坛,与会嘉宾纷纷从长期视角探讨深化改革的措施,推动这片试验田以“中国纳斯达克”为目标,迈向成熟市场。
改革关键词一吸引中长期投资者
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黄红元表示,从制度供给的角度看,科创板目前亟待解决的短板问题,根据国际最佳实践中获得的有效经验,就是要鼓励引导长期投资者参与。
总体上看,A股市场上的长期投资还远远不足。首先是中长期资金不足;其次是中长期资金未进行长期投资,没有在资金来源、投资策略、持仓周期、绩效考核等方面体现出长期性特征,交易行为短期化,波段式操作比较多,总体表现出短期方向型交易者的行为特点。
黄红元表示,平衡的投资者结构对于科创板改革非常重要。只有在投资者结构平衡、合理的前提下,资金参与规模的增长才能提供可持续、高质量的融资功能和持续的良好投资机会。中国市场并不缺少资金,但缺少真正做长期投资的“长钱”。
科创板正在积极探索引入真正的中长期资金进行长期投资。比如,推动改善投资者结构,科创板对个人投资者设置了一定的适当性门槛,既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客观上也有利于促进个人投资者成为中长期投资者,把短钱汇聚成长钱。
科创板也要让机构投资者更好发挥作用。科创板网上网下发行的基本比例是2∶8,回拨后最多可变成4∶6;开板初期网下部分不低于50%优先向六类中长期资金配售。科创板自律委倡议,对获配售的中长期资金随机抽取10%并锁定6个月,促使其以长期投资策略指导定价投资。
科创板还要优化大股东、IPO前的老股东减持“批发+零售”机制,探索有效应对减持问题的市场化路径。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老股东今后可以采用向中长期资金网下询价、配售等新的减持方式,为长期投资者留下业务接口。
黄红元透露,上交所将配合证监会积极研究推出鼓励、吸引中长期投资者的制度。条件具备后,拟通过自愿安排或承诺等方式,对真正采取长期策略的机构投资者建立公开备案名单,使其在发行询价、定价、配售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获得更多机会,并自愿承担长期投资的相应责任,推动市场投资者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他表示:“欢迎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科创板并进行长期投资,成为特定意义上的长期投资者,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并分享其长期发展的红利,推动市场流动性、波动性、平稳度与市场功能相匹配。”
改革关键词二上市审核更精准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科创板的上市审核时间从平均65天减少到47天。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表示,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已迈进“2.0”阶段,审核问询更精准、更高效、更务实、更协同,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会感觉更有底。
“这两个版本在审核理念上一致,但在具体做法上有一些差异。”他进一步说明,第一,问询更精准,突出重大性、针对性,重点关注影响投资者判断的一些关键问题,避免前期类似于题海战术的免责式问询,问题设置上尽量做到减量、提质、增效;第二,更高效。随着审核能力的提升以及中介机构的经验积累,整个审核过程更加高效;第三,更务实。严格围绕发行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把关,不在明确的条件之外设立新的关口、提高门槛;第四,更协同。积极回应中介机构职业水平的提升,优化审核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帮助发行人、中介机构理解监管机构的一些想法,提高中介机构的回复质量。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杰表示:“速度加快并不是质量下降,而是交易所问询更精准了,中介机构回答得更清晰了,企业提交的初次审核材料比原来质量更高了。其实是大家对于以信息披露为中心这一点的把握更准确了。这是方方面面努力的结果,相信会成为常态。”
记者了解到,除了平均审核时间大幅缩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数字,即考核题目的数字从原来的47.4道减少到目前的30.2道。减少这些题目能否真正审核出一家好公司?
对此,周杰也给出了直接回应,鉴于科创板的重大性和有效性原则,有些不影响投资者决策、不涉及到风险的问题就未必反复问,这真正体现了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中介机构特别是券商在项目立项时也要把好入口关。项目本身质量高,那么,被问的题目自然就会少”。
优刻得公司董事长季昕华则站在上市公司的视角对科创板审核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要专业,问题要问得精准;二是要以披露为主,把问题讲清楚就不会再问第二个问题。”他还特别强调了一点:“在科创板上市过程中,要求披露大客户、成本和售价,这对于企业来说确实有点压力,期待3.0版、4.0版能逐步推进这方面的改革。”
改革关键词三培育伟大科创企业
从目前情况看,科创板包容性明显提高,上市标准与纳斯达克、港交所等国际领先交易所相似,对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导流和产业扶持作用初步显现。科创属性评价标准明确,未盈利、红筹、不同投票权架构等过往只能在海外上市的公司,都已在科创板“破冰”落地。
据周杰介绍,海通证券过去一年紧跟注册制改革的进程,储备、申报、挂牌了一批优质科创板企业,其中也包括未盈利企业,这些企业在原有规则体系下是难以利用国内资本市场平台的,可以说,海通和海通科创板客户也都是本次改革的直接受益者,有着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优刻得是科创板同股不同权的第一股,季昕华认为:“科创板改革稳步推进,每一项改革都建立在前期制度安排先行的基础上,示范性个案中企业与监管的充分沟通和严谨审核,对于未来的制度改革都是有借鉴意义的。对于投资者而言,科创板吸引了更多原先受限于制度而远赴境外上市的企业,可以选择的优质企业增多,这样又进而吸引更多企业回归国内上市。”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首席执行官大卫·施维默认为,中国有了科创板之后,明星企业可以更早进入公开市场,获得更多更好的融资,在增强自身韧性的同时实施扩张项目。科创板的设立,加快了科创企业首次公开募股的步伐,能更好体现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科创企业的估值更加看重预期利润,而不是过去的盈利能力。科创板、金融开放改革、证券法改革,都在增加新的伟大创新公司获得融资和知名度的可能性。
“科创板的核心有两个目标,一是推动科创企业上市,更好服务科创企业,推动中国的科技创新事业;另一个是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刘逖告诉记者,科创板在投资者适当性和交易制度方面进行了若干创新尝试,从开市近一年的情况看,这些机制加速了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显著减少了大幅异常波动现象,提升了定价效率。下一步,科创板将继续朝着培育伟大科创企业、优化关键制度的方向,实现打造“中国纳斯达克”、率先迈入成熟市场的目标。
作者:唐玮婕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