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已满一年,垃圾分类正逐渐成为广大市民的共同行为准则。连日来,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龚正,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卓庆分别前往企事业单位、居民社区以及可回收物两网融合中转站、生活垃圾焚烧厂等,调研检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李强指出,生活垃圾分类事关城市绿色发展、事关市民品质生活。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再加力、再深化、再提升,在提高分类准确性、投放便利性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分类链条,倡导习惯养成、推动绿色生活,真正使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李强首先来到静安区嘉里不夜城企业中心检查。这个商业综合体从源头投放、收集驳运到分类处理,已建立起环环相扣的分类管理体系。李强逐一察看餐厨垃圾控温暂存室、可回收物两网融合中转站以及餐厨垃圾生化处理机等运行情况,听取区、街道和企业中心等协同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汇报,详细了解干、湿垃圾处置能力以及两网融合推进情况。李强说,一年来,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要为大家点赞。感谢所有为推进垃圾分类和处置付出努力的市民群众和工作人员。成绩来之不易,坚持更需努力。要把好经验固化下来,把好做法推广开来,紧密结合所在区域实际,进一步强化机关企事业单位责任,不断提升市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全力做好垃圾源头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大文章。
市领导走进一家餐饮店铺,询问垃圾分类处置以及顾客配合情况。店员回应,企业中心有统一规定要求,并设置了集中收集点位,店铺产生的不同垃圾,分批驳运至垃圾箱房,店铺内部醒目处也张贴了垃圾分类宣传提示。李强说,生活垃圾分类,关键在源头。要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结合“光盘行动”等文明用餐方式,进一步形成爱惜粮食、健康饮食的好习惯好风尚,从源头上杜绝浪费、减少垃圾。
市领导还来到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这里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余热发电上网进行能源再生利用。李强现场察看生活垃圾入炉前预处理作业流程,来到中控室听取工厂日常运行工作汇报和技术专家的意见建议。李强说,我们既要看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成效,更要认真查找问题、审视不足,从而更好改进工作。作为垃圾处置的最后一环,要不断提升垃圾处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做好及时沟通反馈,推动前端问题解决,为完善全程分类体系、打通全程分类链条作出更大贡献。
龚正在杨浦区两网融合集散场察看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情况,询问垃圾分类和回收的难点痛点。负责人说,集散场引入互联网企业“爱回收”,平均每天处理超100吨可回收物。龚正指出,垃圾利用得好就是资源。要运用市场化手段,建立多方得益的运行机制,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在上海体育学院,龚正听取学生食堂餐厨垃圾收集处置方案,了解学生宿舍开展垃圾分类情况。龚正说,机关、学校等单位要带头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引导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市领导还来到中远两湾城实地察看。这里经过细致工作,撤桶288个并探索垃圾箱房“房长制”,实现减量分类。龚正为居民点赞,鼓励大家及时总结经验,持续巩固分类成效,让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蒋卓庆与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来到顺丰速运精武营业点、北外滩街道云舫社区、虹口区城市运管中心、宝山区庙行镇两网融合中转站等处开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执法检查。
蒋卓庆指出,要通过执法检查进一步巩固条例实施一年来取得的工作成果。要提高垃圾分类质量,持续推进前端源头减量,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两网融合”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模式。要将生活垃圾管理纳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通过大数据归集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加强宣传教育,让垃圾分类成为市民群众常态化的自觉行动。
市领导诸葛宇杰、高小玫、肖贵玉、汤志平分别参加。
摄影:陈正宝
编辑:邵大卫
责任编辑: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