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影视分级、体育设施完善、儿童友好社区营造……小小少年们究竟关心啥?今天(27日)上午,市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就《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开展立法调研,邀请未成年人代表“走进人大”,开展模拟审议,进行互动交流,深入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以同理心关爱好友同学,呼唤惩治校园暴力
“这两天网络上不断发酵的‘刘学州事件’就是一次印证,语言暴力有时比肢体暴力更伤人,”发言时,四年级学生谢皓宇的这番话引来在座者点头称是。虽然谢皓宇并非亲历者,但却用一颗同理心关切着身旁同学们的遭遇。
他说,学校中不乏有小团体存在。针对个别同学,他们虽然没有上升至肢体暴力行为,但却在精神上让对方饱受困扰。被骚扰的同学,也曾诉诸家庭、学校,但由于身上没有明显伤痕,因此有时家人也会忽略问题紧迫性,导致受害者被多次欺凌。
为此,他建议,应当在《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中加大对欺凌行为的科普力度。特别是,要让每位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当伤害一旦发生,他们能迅速找到求助渠道,帮助自己脱离困境,由此避免更多意外悲剧的发生。
笔记本上写满“需求”,建议青少年分级避免“一刀切”
看似是一场短短两个多小时的会议,但孩子们却为了这次难得的发声机会,进行了扎实调研。摊开一本本小小笔记本,写满了密密麻麻的需求问题。
“我希望能针对网络影视施行分级制度,”九年级学生王星霖“抢”到话筒后,迫不及待便将积攒到的同学关切说了出来。在她看来,网络时代的到来,让大量青少年有了接触影视动漫等网络作品的时间。然而,这些作品中有不少杂糅暴力、血腥等不适宜青少年观看的内容。
为更好地掌握同学需求,她还提前在学校进行了一个小范围调研,发现有不少女生反映,许多小说披着校园文学的外衣,实则却蕴藏了各种暴力早熟思想。甚至还有部分学生观看后,被其中的恐怖情节吓得产生了不少后遗症。
会议现场,有类似需求的同学不在少数。宗佳圻也认为,目前各大网站设置的青少年网站太过“幼稚”。对这些即将迈入初中的“小少年”来说,仅有小猪佩奇的少儿模式,显然已无法匹配需求。另一方面,全无分级概念的成人模式也并不适用。就这样,他们沦为了“夹心层”,似乎哪边都靠不上。为此,他建议要借由立法更好督促相关产品服务提供商认真研究开发青少年模式。根据不同年龄段,向他们分类推荐合适的影视作品。
作者:王嘉旖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