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来,望着街面清减的人流,刘红心头有些许泛酸。这是她连续第六年没回家过年了。与刘红一样,安亭镇社会福利院里,63名护理员无一人返家过年。
这家开业十余年的郊区养老院,目前收住了223位老人。与疫情前相比,入住人数略有下降。家属有限的探望频次、进出院的复杂流程,都成为部分生活尚能自理的老人不再选择养老院的理由。
而要留院过年的老人,大多是刘红口中的“刚需”——或失能,或家属难照料。对他们而言,每位护理员的留下,都有莫大意义。
雷打不动的“早会”,分辨老人情绪波动
冬日清晨雾蒙蒙的,冒着冷冽寒意,刘红雷打不动地参与上午七点的“早会”。一位位护理员轮番汇报前一天深夜老人们的异常动向,她则竖起耳朵仔细分辨其中的不同寻常之处。
“不只要关心动态变化,还要结合老人们的健康‘数据库’,”刘红说,老人的情况千变万化,既无需过分紧张,也不能放过每处细节。譬如,一位本来身体健康的老人突然说“头晕”,有可能是某种疾病的一种征兆。也有老人每天嚷嚷这里痛、那里痒,最后一番详查下来却发现是“心理原因”。
由个人生活到集体生活,人生仿佛在“轮回”。改变的不仅是生活习惯,更包括思维方式。“有些老人长时间看不到子女会闹情绪,觉得他们好像被抛弃了,”刘红说,这种负面情绪就像“流行病”,有时还会传染。为此,他们要想办法说服老人,“子女并非不孝顺,而是受到客观防控政策影响”。更多时候,他们要慢慢帮助老人寻回人生“价值感”。
首次在院过年的周老太,让刘红格外记挂。虽然迈入古稀之年的周老太,在院内不算年龄大。然而,由于其视力受限,因此情绪经常波动。“我没有体会过看不见的人生是什么样,只好尽可能以她的视角来想象。”刘红还记得,半年多前,刚入院的周老太总是吵闹、不配合。于是,刘红就开始一点点给她讲述院里的事。就这样,点滴陪伴、关爱,渐渐抚平了周老太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在一次次的掌声鼓励下,她还会不时哼唱沪剧,调节院内气氛。在看不见的世界里,护理员们用“声音”为周老太的人生重新定标。
一份份迷你版汤圆,延续浓浓“年味”
入行15年,刘红深知身为一名养老护理员的苦。日日照料护理部分失能老人,有时不仅是生理上的考验,更是心理上的较量。
但每每触及那一双双脆弱的眼神,刘红又觉得自己走不开。前几天,一位思维混乱的老太太因情绪波动,到处乱抓。交错的大脑记忆,让她根本分辨不出眼前这位就是天天与她打照面的护理员。
不知为何,那一刻,刘红从她身上看到了母亲的影子。“那时候就觉得她是自己的家人,想让她得到最好的照料”。
刘红说,住进了养老院,并不意味着就要将过去几十年的老习惯统统丢掉。她希望尽可能为老人们葆有这些珍贵的生活细节,让他们“优雅老去”。
过年亦是如此。街面上张灯结彩,养老院里也同样挂起了不少喜庆的节日挂件。护理员们还为老人们梳妆整齐,留下了一张张挂着笑脸的珍贵照片。
这份“年味”还被复刻到了老人们的“菜单”中。照理说,汤圆这类糯米食品应进入老人们的“禁食清单”。但护理员们知晓,对遵从乡土观念的农村老人来说,“没有吃过汤圆的新年是不完整的”。为此,他们专门为老人定制了迷你版汤圆,适合吞咽功能退化的老人细嚼慢咽。就连圆子中的糯米粉配比都有讲究,选用黏度低、老人更易入口的品种。部分患有糖尿病的老人,还配有专属菜品——肉汤圆。
在这个新年里,这份跨越亲情血缘的“类亲子”关系,将护理员与老人们深深连在了一起。
作者:王嘉旖
图片:安亭镇社会福利院 周晓文
编辑:单颖文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