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徐家汇街道,社区长者食堂赶在年里开张,成了阿姨爷叔的新春打卡地。
窗口,一排排“年味”家常菜琳琅满目:油面筋塞肉,寓意“团团圆圆”;爆鱼作个冷盘,“年年有余”;虾仁玉米青豆,是“金玉满堂”的好彩头……“都是些老上海过年喜欢搬上餐桌的”。
一旁,一台机械臂“辛勤烹饪”,取面、投面、翻转汤篓、加上浇头,一碗热气腾腾的本帮汤面“新鲜出炉”,吸引了阿姨们隔“屏”围观拍照。
“老口味”遇上“新科技”,作为徐家汇街道又一民生实事项目,“食尚书舍”社区长者食堂选址徐家汇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一楼,赶着开张。“就在‘家门口’,好吃不贵,干净卫生。又份量足、花样多”,老街坊们用一趟趟跑来的实际行动点赞。
为老一餐饭,却是民生“头等大事”。放眼上海,截至去年底,已建成包括社区食堂在内的1000多家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构成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餐饭“无障碍”:需求“精准排摸”选址“精打细算”
上午11点刚过,徐家汇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还没走进食堂,一串串吃饭时交谈的欢声笑语就从门里“钻”了出来。
家住斜对面小区的任永德早已和老伴挑好了饭菜:梅干菜扣肉、蚂蚁上树、西红柿鸡蛋、藕夹,气定神闲地吃着,还不忘拍张照发给远方的女儿,让她安心。“在家也是和老伴两人,吃得比较简单。我78岁了,老伴年纪也大了,两个人烧呀弄呀折腾,这里很方便。”
相关负责人都没想到,过年还能有那么多居民来“捧场”,但也是情理之中——这家食堂的人气,就源自民生需求的“精准排摸”和选址的“精打细算”。
位于中心城区的徐家汇街道老龄化程度近40%,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就有近3.6万人。前期精准排摸时发现,这一片区围绕着王家堂、科汇、南赵巷、沈马、启明等数个大型居民区,又毗邻商务楼宇和轨交换乘站,设施配套齐、馆子也多,但独独是物美价廉助餐点“盲区”。
于是,徐家汇街道果断从社区文化中心辟出280平方米空间,“上新”社区食堂。以政府补贴、商家让利等方式,高性价比满足社区老人用餐需求,未来也将辐射周边白领。
一餐饭“可达”了,更要紧扣细节。食堂内还藏着诸多“小彩蛋”:譬如,出入口设置有无障碍通道,坐轮椅的老人也能进出;座位是“限定款”:底盘稳固,带有靠背。坐面还能够旋转,坐下起身都不用搬挪凳子,真正帮助老人实现“无障碍”就餐。
口味上也“老年友好”。除了传统“少油少盐”“清淡软糯”外,研发团队发现: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却偏偏惦记着小时候那一口滋味。食堂便特意请来美食博主潜心研发,呈现原汁原味的海派风味点心。
据透露,正月十五之后,这里还将推出早餐供应。一日三餐,统统安排上。
一套流程“数字化”:提升实效,让渡更多空间给居民
为一碗面,“请”来了“机器人”——酷炫科技背后,有着暖心考量。
原来,机械臂的掌勺不仅是煮面快、煮量大。最大的好处,是能为老人“量身定制”面条软硬度,根据自身需求,要求机器人控制煮面时间,吃上软乎、好消化或是筋道、有嚼劲的面条。
透过窗口的玻璃,辛勤工作的机器大厨不止这一位,还有智能炒菜机、万能蒸烤箱、智能炸炉,炒蒸煮炸烤样样精通,“机器大厨”“操刀”让后厨科技感满满。
此外,食堂付费环节也采用了AI智能结算台。居民将餐盘放到AI摄像头下,屏幕就会自动显示每道菜品的价格和营养含量。刷脸或刷助餐卡就能识别相应的优惠信息,结算过程省时省力,也减少了与人员的接触。
事实上,一套流程“数字化”也让从环境、安全,到订购、制作、堂食等加工链“全流程”被更好监管。譬如,食品留样、采购来源批次,纷纷被“记录”,“抠”住安全大前提。
上海邻聚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振宇告诉记者,借助数字化管理,不仅菜式上新更快,更重要的是降低了人力成本和耗材,提升了实效,也节省出更多空间让渡给居民用餐、活动。
“这里楼上本就是老人活动聚集的场地。这些天,我看到不少老邻居也相约在这里吃饭。”街道相关负责人透露,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公共活动空间”这一层,特意选用了可移动桌椅,窗口玻璃屏还嵌入了投影幕布。未来,或许将考虑在三餐以外的时间,打造社区居民公共空间,嵌入各式各样活动。以一餐饭,“撬动”社区治理,“见缝插针”为街区注入活力。
作者:王宛艺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王宛艺摄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