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长征四号丙遥三十运载火箭成功将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送入预定轨道。为了让我国陆地探测一号01组的“孪生兄弟”的“座驾”更稳、更安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一支平均年龄27岁的专职测发团队承担起了火箭“全科医生”的职责,他们从火箭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全程为它服务,从分系统测试到全箭综合测试,从总装厂房到靶场试验任务,从点火发射到星箭分离,他们一次次地用“专业”为试验任务保驾护航。
八院149厂测发副总设计师刘世俊介绍,为适应运载领域高密度研制、发射任务需求,释放现有设计能力,集中解放生产力,提高运载火箭测发效率,来自各单位的设计师、测试人员成立了国内首个专职测发队伍,实现了设计和测试的分离,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全面“监测”,数字化管理系统上线
走进被称为我国火箭“诞生地”之一的八院149厂运载火箭总装总测中心。一发火箭正“卧躺”在总装现场,它的身体状况正顺着箭上地面电缆被传输到一旁的30余台电脑里。此刻,测发团队正通过一套应用型号试验数字化管理系统记录着每一次数据的 “跳动”,记录了每一个数值的变化曲线。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如果说运载火箭总装是练“筋骨皮”,那么总测练的就是“内家功”。在系统应用初期,八院149厂控制副主任设计师周昊天和总测组组长瞿晨参与了该系统的开发,将总测责任压实到19个岗位,精准分解总测流程的23项任务,梳理完成了186条确认制表格,确保每一个数据填写具有可辨性和唯一性。经过2个月的开发,该系统正式被用于长征四号丙遥三十运载火箭总测过程。此刻,瞿晨正拿着移动式终端,现场采集一张张产品声像、检测箭上的一个个项目、输入一项项关键数据。周昊天责对比着实时传输回来的数据,进行现场数据判读。
巾帼不让须眉,绽放“铿锵玫瑰”。在发射试验任务的测试间里,有一位“90后”的“女指挥”映入了大家的眼帘,她就是八院149厂测发团队外安系统指挥——孔袁莉。当箭上操作和箭上指挥的实测数据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传输到孔袁莉的电脑上后,她仔细判读终端上的每一个数据,坚定的眼神与她的年龄形成了反比,一个个电子签署章即是她的责任也是对她专业能力的判定。孔袁莉介绍到:“过去每发火箭的总测数据是纸质记录,一次次地来回和翻阅比对、一本本数据堆起来有30厘米,花费了我们很多时间,现在通过电子数据对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电子签署也让报告具有了相应的效力。”
如今,数字化管理系统经过火箭测发全流程的工程应用,团队基本完成了总测周密的策划和严格的落实,实现了“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融合,使得总测工作得以高效推进。
有的放矢,选对的人做合适的事
走进试验团队,八院149厂测发人员或是安装设备、或是进行测试、或是判读数据、或是根据指令恢复箭上状态……
“每一次融合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在专职测发队伍成立之初,已参加过数十年的总装与试验任务的韩飞便加入了其中。对于拥有丰富总装经验的他而言,从总装工到测发人员的转变,测发工作依然激发了他的“好奇心”。在火箭综合测试期间,原有的箭上电池改为了锂电池,为了能够充分考核产品能力,总测过程中将原有分开“考核”的电池和箭上供电调整为使用电池进行箭上供电。如此一来,他就必须对电池进行3次装配和2次充电。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他常常需要在一天的测试后,留下来进行长达4小时的充电工作。如今,作为一名复合型技能人才,他把自己的专业同实操相结合,和团队成员一同编写了若干箭上岗位作业指导书与靶场箭上岗位作业指导书,把总装和测发工作进行了一次“实战性”的融合,让团队的发展向更高一层迈进了一步。
“99”小将,从“新兵”到“尖兵”。入职不到1年的149厂总测人员李方钦,虽说是航天“新兵”,却是一名参与过5次试验任务的航天“尖兵”。对他而言,从上海电机学院毕业后,跨过一条“香樟路”,便开始了他的航天生涯。此次试验任务,根据总测工作要求,原本装在三级后底的近10公斤锂电池,安装到被称之为“火箭的大脑”的三级仪器圆盘上。他介绍到:“这样一来,对现场测试有了很大的改善。”别看他说的轻松,比起三级发动机舱的空间,仪器圆盘的空间显得格外拥挤,1.8米个头的他要在拥有20多台设备中对“大块头”进行测试,这就需要他稳中求进、行稳致远。作为扎根一线的小将,他演绎了从“新兵”到“尖兵”的故事,这是新时代航天人的责任与担当。
对于这支年轻的团队,他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他们必将接续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荣耀,照耀着璀璨星空。
作者:史博臻 范文超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徐晶卉
图:庄嘉靖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