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依水而生、因水而兴。人们慢行休憩的“一江一河”,不仅是生态生活空间,更是滋养城市精神文明的实践地。不久前发布的2022年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点”中,首次提及“一江一河”文明实践带。
食四喜风糕、品当季草莓、玩垃圾分类小游戏……罗泾镇塘湾村今天联合辖区单位用21个为民服务项目,开启四季风尚主题行。
看露天电影、搭帐篷、遛狗……开放灵动的宝山滨江绿地, “文明实践中心”正进阶为“文明实践公园”。
长江入海口,一处处文明实践站点,正嵌入更丰富多元的志愿服务,串珠成链,引领城市新风尚。
从“海边书屋”到乡村治理积分制,精神文明无声流淌
北邻长江入海口,南临淞沪抗战纪念馆,运营一年多的宝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可谓占据了滨海“黄金C位”。与之相应的,是种种公共文化服务的“高度集成”。
从海上驿党群服务站到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站,种种公共服务、文明培育、志愿服务都一一嵌入。特别的是,一楼还摆放了成排书籍。作为宝山区图书馆特色服务点,这里还附加了宝山区政协“学海书屋”的功能特色。翻翻书、看看海,精神文明建设,就这样“润物细无声”。
视线向北,为充分引导居民发挥主动性,罗泾镇开发出一套乡村治理积分制。“手机操作很方便的,老年人都很容易上手,”塘湾村村民陆惠民说。
近年来,罗泾镇积极探索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并选择塘湾村、海星村、花红村等9个村庄形态较好、农村风貌浓厚的行政村参与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通过推行“文明积分”制,涵盖农村人居环境、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扶贫济困等,引导村民积极投身乡村治理和文明乡风建设,激发起广大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让“小积分”引领乡村治理新风尚,从“村里事”变成“家家事”,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
从中心到公园,开放空间可亲可近、可知可感
这些年,随着宝山区、乡镇(街道)、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阵地的建设,市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热情高涨,生态持续优化。
今年,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宝山区还专门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
从“中心”到“公园”,在宝山区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李一红眼中,这就意味着一种更高层次的“打开”。公园没有围墙,就连边界感都十分模糊。它嵌入城市钢筋水泥之中,让人人可亲可近、可知可感。
在她看来,文明实践并非“冷冰冰”的,同样可具有“烟火气”。搭帐篷、烧烤、遛狗,甚至是看露天电影,未来都可在这个开放的滨江公园实现。
在这里,人们看得到过去。来来往往的本地阿姨如此回忆,“小时候就在这片滩涂上抓螃蟹,那时候还能看到江豚,一点儿都不稀奇”。如今,这里看得到现在、未来。滨江公园内,7个志愿服务驿站串起一条温暖服务链。未来,这里还有望化身“科普长廊”,向更多往来市民讲述滩涂往事。
“修伞师傅”的故事搬入公园,诉与更多人听
文明实践风采,不仅彰显在一个个温暖站点,更体现在一位位社区达人身上。未来,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也有望搬入文明实践公园,诉与更多人听。
在宝山区,有位远近闻名的“修伞师傅”老张。每逢落大雨,72岁的张永兴总要出门拾几把伞,为自己的“爱心工作室”补库存。修伞,这桩看起来“过时”的事情,却成了老张的坚持。
邻里街坊都知晓,老张修伞定下过老规矩——不收请托者一分钱。问及原因,老张说,“这么多年社区帮了我许多,也是时候回馈社会了。”
“修伞师傅”老张,就像是生活在这座城市千千万万人的缩影。虽然也曾遭遇困顿、挫折、坎坷,但依旧葆有对生活的赤诚热情。正是这些点滴的凡人善举,成就了一个个自带“精神流量”的个体,汇聚成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精神品格。
作者:王嘉旖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