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连“封楼”都未曾尝试过的小区,经历临时封控会怎么样?最近,宝山区某小区就有这样的“初体验”。没想到,经历了一开始的匆忙慌乱,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竟头脑风暴出了一套“经验表格”。
从疫苗接种到物资需求,一张张表格不仅覆盖了居民们的“衣食住行”,也妥帖关照着居民们的特殊需求。降压药、糖尿病药……一个个药品名称将表格填充得满满当当。身着防护服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也成了居民们“随身药盒”的专属快递员。在牢牢守住疫情防线的同时,刚需老人的救命药一次次“续”上,一声声答谢中涌动着温情暖意。
如今,这些产出了丰富“经验表格”的志愿者们还有了新称谓——居民区里的防疫“专家组”。他们之中的不少人,作为“精兵强将”被抽调,将实战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复制推广至其他小区。
常用药品“半天达”,高效背后的“便民思维”
志愿者施海燕所在的封控小区,常住居民超千人,其中老人约200余名。当个体的衣食住行需求,被成百上千放大,便积攒成了庞大的工作量。
社区工作者们开始意识到,就像一家高效的智能工厂需要专业化,小区封控管理同样需要专业思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分组”的需求由此而来。医疗保障组、快递组、物资组、矛盾协调组……志愿者分组建起,名称也十分直接,一一对应着居民们的“需求项”。“就像一个个螺丝钉,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最好,就能让整体效能发挥到最大化。”
以医疗保障组为例,针对常用药品,居民们中午11点前“下单”,当天6点前就能在家门口“收货”。这一速度放在平时并不意外,但在处于“封控期”内的小区却十分难得。高效的背后,正是每一个环节的细致梳理。从提交药品名称、配药到送药,每个环节都有专人参与。为更好服务居民,小区门口还专设了一个临时医疗保障点,每天24小时有医生驻点问诊。根据居民不同情况,对应着电话问诊、面诊、转运治疗等不同应对措施。在施海燕看来,分级不仅是为妥帖照顾到居民个性化需求,也是为更高效调动资源。
当应急预案遇上“实战”,因地制宜寻觅方案
几乎每个“小巷总理”的办公室里都放着一套社区防疫应急预案。但几张薄薄的纸,却无法写尽封控小区内的各类复杂情况。
从划分污染区、消杀区,到解决居民们的“一日三餐”,甚至细致到一个专用防疫垃圾桶的摆放,千头万绪统统砸向了这群实战经验为零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
施海燕发现,尽管有预案,但“走不通”的时候更多。“每个小区特点不同,还需因地制宜解答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案。”
封控期内,有位居民牙疼难忍,需配合头孢治疗。这让施海燕一时犯了难。头孢属于处方药物,需医生开具相关证明。但这位居民又实在疼痛难忍,想外出就医。根据相关规定,封控小区居民外出就医必须经由专用120救护车闭环转运。一来一回,也会耽误不少时间。后来,施海燕想到,不少居民家中就备有这一药品,何不尝试协调一下来“救急”呢?此后,志愿者们好不容易协调来半包头孢。这位居民在医生的“隔屏”指导下服用,第二天电话回访时便说,“炎症基本消除了,牙疼也缓解了”。
“在封闭的环境空间中,任何一个小小的情绪种子都可能爆发,”施海燕说,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安抚好居民情绪,以最高效的方式处理协调各种负面消极情绪。
作者:王嘉旖
编辑:单颖文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