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22时,经过近46小时的连续浇筑,中铁大桥局承建的世界在建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6号主塔下横梁首个“L”型区域浇筑完成,标志着大桥主塔下横梁浇筑施工全面展开。
常泰长江大桥主塔分为上塔柱、中塔柱、下塔柱,在下塔柱与中塔柱交界处设置横梁,采用单箱单室截面,共布置两个横向横梁和两个纵向横梁,横向横梁长41.8米,跨中梁高8米,宽7米,纵向横梁长19.8米,跨中梁高6米,梁宽6米。
横梁与塔肢混凝土浇筑分为4个“L”型区域,横梁与第8节塔柱同步施工,单个“L”型区域混凝土方量约1900方。本次混凝土浇筑采用2套水上拌和站、1套岸上拌和站、2台28米固定式布料机、1台13米移动式自平衡布料机进行,各类施工人员达300余人。
中铁大桥局常泰长江大桥项目部位于江苏省常州市,自3月13日常州疫情出现反复以来,项目部紧急启动防疫预案,严格封闭管理,按包保责任分工24小时派人值守,坚持做到防疫抗疫与施工生产两手抓两手硬。在做好各项防疫工作的同时,科学制订工程进度计划,缜密划分施工流水段,确保施工不间断。同时,组织大桥青年志愿者快速行动,目前项目部已相继完成五轮次1200余人核酸检测。
横梁好似大桥的“肩膀”,是下塔柱施工转入中塔柱施工的重要转折点,是主塔施工的重要环节,是决定大桥建设成败的关键。常泰长江大桥横梁施工工序复杂,模板异形高耸,钢筋、预应力管道交错密集,混凝土下料和振捣难度大,施工质量和安全压力巨大。
进入下横梁施工以来,中铁大桥局项目部陆续克服超高支架结构体系安装、超高模板结构体系安装、狭小空间预应力管道安装、复杂区域混凝土振捣、突发疫情人料机组织困难等影响,细化责任区域和人员分工,多次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推演,确保了施工过程中人员安全、混凝土和预应力的施工质量。首个“L”型区域浇筑完成后,项目部将认真进行施工总结,查漏补缺,确保4月中旬前完成下横梁后续施工。
常泰长江大桥为目前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公铁合建段桥梁主梁采用4266米连续钢桁梁,也是目前在建的最大连续长度钢桁梁。大桥在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方面,将实现“四个世界首创”:首创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TARS);首创台阶型减冲刷、减自重沉井基础;首创“钢箱-核心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首创“钢-混”混合结构空间钻石型桥塔。
大桥连通常州市和泰兴市,路线起自泰兴市六圩港大道,跨长江主航道,经录安洲,跨长江夹江,止于常州市新北区港区大道,路线全长10.03公里。主航道桥为主跨1176米的钢桁梁斜拉桥,天星洲航道桥和录安洲航道桥均采用主跨388米的钢桁梁拱桥。大桥上层桥面布置为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下层桥面上游侧布置为2线城际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下层桥面下游侧布置为4车道一级公路,设计时速80公里。
文/文汇报驻鄂记者钱忠军 通讯员宦途伦 孙璐 邹振磊 图/中铁大桥局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范兵